博物新闻眼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07期
标签: 博物新闻眼
“凤凰”号的火星之行
在经过9个多月航行、飞越6.8亿公里后,“凤凰”号探测器于5月25日登陆火星北极。成为第一个采用打开降落伞在火星北极附近软着陆的探测器,并迅速传回了一些照片,揭示火星北极不为人知的景象。

从“凤凰”号于6月传回的图像中,已经鉴定出火星上有冰存在,为科学家研究火星冰冻层的真实面目提供了分析的依据。最近一个月以来,“凤凰”号在进行着采集火星土壤样本的工作,科学家将分析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并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的环境是否适宜生命存在。
用生物武器灭蝗
今年夏天,天山脚下的牧场上草甸茂实,再也没有了往年漫天飞蝗的情景,一群群椋鸟在山谷、草场上盘旋翻飞,控制着它们的“地盘”。从今年开始,新疆用椋鸟这种“生物武器”来杀灭蝗虫,保护草原。椋鸟是一类农林益鸟,以蝗虫为食,每天捕食蝗虫在120~180只左右,每只椋鸟可保护2亩草场避免蝗虫危害。6月初的时候幼椋鸟陆续破壳,到了7月份,椋鸟采食量会大大增加,而此时往往正是蝗虫肆虐之时。1000只左右的椋鸟可以控制万亩左右的草场蝗虫,又避免了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

现在,新疆已经有50余万亩草场采用了生物灭蝗的方式,收到极佳效果。而在西北的一些草场,椋鸟治蝗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利用。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