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越谷的山间大桥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2期 作者: 王春 

标签: 吉首市   巴东县   霍城县   法国   桥梁   建筑文明   博物广知   

高耸入云的山峰,逶迤深邃的河谷,孕育出绝美的风景,但往往车马难行,延阻交通。在山间谷地架桥,无外乎两种方式——立桥墩或者架悬索。无论哪种桥,都因地制宜,为山川平添了壮丽姿色。

立起桥墩“接地气”

法国米约高架桥

法国南部的塔恩河并不宽阔,却在流经喀斯特高原时冲刷出一段又宽又深的河谷。因为河谷有两三公里宽,所以地势乍看起来好像挺平缓,其实与两岸高地相比,河谷落差有两三百米,算是相当深的。这段河谷长达48公里,往来车辆总要绕行,还经常造成拥堵。2004年底,这里终于有一座大桥拔地而起,跨过河谷以前需要3个小时车程,现在10分钟就行了。

这座大桥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还被誉为“世界工程奇观”,成为一道世界级风景。大桥长2460米,通体洁白,笔直地穿过河谷,轻捷而又优雅。在连结起两岸高地的同时,大桥还从空中跨越了谷底的小镇米约——这座桥就被称为“米约高架桥”。

在这种宽谷中架桥,谷底地势平缓,水流又不多,立桥墩是最合适的。在现代工程设计中,桥墩除了从下方撑起桥面,往往还可以高出桥面兼作“索塔”,从上方斜拉钢索吊起桥面,这样可以增大桥面跨度,减少桥墩数量。米约高架桥就有7座这样的巨大桥墩,它们从谷底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其中最高的一座有245米,如果算上高出桥面的“索塔”,就达到343米,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324米)还要高出近20米!

米约高架桥的精工细作,也为全世界所称道。塔恩河谷多风,桥如此之高,就容易在风中颤抖乃至崩塌。为此,设计师将桥面结构设计为三角形以减小风阻。为了研究此地复杂的风向,专家们甚至在户外修建了一个人工河谷,进行模拟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不断修改设计细节。建造过程中,桥墩每升高4米,工程师就会利用卫星定位,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如此历时3年,大桥才最终完工。经测算,米约大桥建成后,垂直误差不超过5毫米,可以抵御时速250公里的大风。

责任编辑 / 娄家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