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春茶格外香

往年5月,贵州安龙一带,蓝天白云之下的茶园里生机勃勃,春茶摘收后的茶树又长起新叶,采茶女们手中的绿叶,不久就会变成白瓷杯或紫砂壶里的氤氲清香的夏茶。
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茶叶可划分为春、夏、秋三季。平常清明过后春茶开始大行其道,5月就应该是春茶煞尾、夏茶初起的分界线了。然而今年清明后,春茶却没有如约而至,直到4月下旬,市面上的新茶依然紧俏。
原来,去年冬天我国南方普遍遭遇雨雪冰冻天气,而皖、浙、赣、湘、黔等主要茶叶产地恰恰都是重灾区。尤其是盛产优质茶叶的山区丘陵,较之平原往往温度更低、结冰更厚、积雪更久,很多茶树受到冰冻伤害,春茶难免大幅减产。同时,持续到早春的低温也延缓了茶树生长,春茶摘收时间也被推迟了。
然而,品茶高手们会发现,今年迟到的春茶,品质却格外好,实在无愧于因稀少而昂贵的时价。研究后发现,灾害中低温能冻死害虫和虫蛹;生长期延缓也使得茶树吸收营养更为充分。此外按照中国传统的“茶理”,冰雪浸润过的春茶还拥有一种无法复制的独特气韵。今年5月,还有许多因冰雪而姗姗来迟的春茶尚未采摘,这些难得的精品,不妨可以看作大自然在灾害之后赐予人类的补偿。
责任编辑 / 秦为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