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07期 作者: 孔令楠 

标签: 建筑文明   博物广知   

四位总统的恢宏巨像并列巅峰,与高山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不仅令几位伟人的面容化作群山,还让一代雕刻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的血汗结晶得以不朽。

美国南达科他州南侧,黑山山脉从中部大平原上拔地而起。拉什莫尔山坐落于此。峭壁上,美国总统“四巨头”,深深震撼着参观者。这雄伟的雕刻,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也记录着工程史上的传奇。

山区小城的“地标情怀”

放眼密苏里高原,海拔2000米的拉什莫尔山不算惹眼。在19世纪新大陆拓荒者眼中,这座生得“方头方脑”的花岗岩丘陵,跟比邻而居的矿山没什么区别……

修建“四巨头”
在几个世纪以前,如此规模的山体雕塑,需要成千上万的工人几十年的艰苦劳动才可能完成。而在定向爆破与现代雕塑技术的合作之下,拉什莫尔山巨像只用了14年就得以竣工。

转眼到了20世纪,纽约自由女神巨像,用电力“点燃”了手中火炬,这昼夜不灭的“火光”,照亮了爵士时代“扬基佬(yankee)”对雄奇工程的渴望:摩天楼拔地而起,在大都会的海风中展开一场好大喜功的“天空竞赛”。不只纽约人才有这样的地标情怀。20年代初,漫步在黑山群峰间的历史学家多恩·鲁宾逊,也异想天开:如果能将南达科他州连绵起伏的山峦雕刻成巨像,这该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奇观呀。

鲁宾逊的奇想,引起了雕塑家格桑·波格隆的兴趣。1925年秋天,两个人结伴去查看地形。日暮时分他们来到黑山脚下,一座棱角分明的绝壁,沐浴在9月的夕照中,仿佛傲立的英雄豪杰——两人认定,将这座名叫“拉什莫尔”的山崖选为建造地。它得名于修订了黑山地区的采矿法案的拉什莫尔律师。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