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于岭南盛宴
广州的城市和大学
标签: 广州市
感受“最”广州
火车一路向南,窗外的风景从白杨变成了棕榈,火车停下,车门打开,潮湿的热气涌来,这一切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就是广州了,我将要在这个城市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
对广州的第一印象就从天气而来,用“热”来形容这座北回归线上的亚热带城市最恰当不过。本地同学说,这里夏季漫长,从3月底到12月初都是炎热的季节,爱吃冰激凌的我听得顿时心花怒放。要是赶上天公作美,没准儿圣诞节都可以穿着裙子过!

这活力四射的城市从未放慢它发展的脚步,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拓展了城市和人们梦想的高度。620米的广州塔,矗立在中山大学外,即将成为这里的新地标。山水之间的广州,将会成为一个更适于创业的大都会。
出了车站,抬眼便看见高楼林立。然而,这座城市从秦汉就开始繁荣,鸦片战争前它是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上世纪80年代,它又成为新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跟北京和上海比起来,风格还是不太一样——时而有高矮不齐、风格多样的老屋,时而又能看见密集得几乎没有缝隙的高楼,两栋楼中间的缝隙看起来也就能塞下一辆车,却又能挤进一座立交桥。由于广州经济发展得早,很多老城区的楼宇都失去了原先鲜艳的色彩,但是晚上站在天河体育中心附近看着四周的灯火,却令人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前沿”的华丽。

灯火、车流、繁华街道仿佛任一座国际都会的标签。广州天河区,作为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经过的中心地区,夜晚穿梭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是这里的一景,这里将成为广州未来的CBD商务区。
慢慢熟悉之后,广州给我的感觉慢慢有了变化:像它的建筑一样,花哨并不重要,务实才是根本。人们重视的是生活质量,而非热衷某些徒有虚名的品牌或者形式,这种渗透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务实,在饮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大清早在茶楼里点上三三两两的小吃,包着整只鲜虾的虾饺、香甜的奶黄包……泡上一杯香茶,那才是最地道的“老广州”!很多大城市的饭馆都不太擅长做早点,但广州的着名餐厅,比如陶陶居,都是从早上6点多就宾客盈门了。广州人把喝早茶称为“叹早茶”,是享受的意思,一边喝,一边吃,再一边聊着,真是一天最美好的开始。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