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
本土多样性的营养

三江并流的横断山区、满藏珍宝的云贵高原,还有号称天府的四川盆地,中国西南的云贵川渝这三省一市,不论山川地貌、风土物种,还是民族文化,都是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来到这里上大学,我们的眼界知识也会因为丰富而变得广博。与京沪等地的国际化多样性相比,西南的本土多样性让我们了解了更丰富的东方、更多彩的中国。
成都是西南高校最为集中的城市,有人说,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孕育着悠闲的文明,这是东方人本应有的生活方式。有人说“少不入川”——少年当立志高远、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或许会被暖风熏醉,乐不思归。没错,这里确实是个温柔之乡,好吃好喝好山好水,物价低廉美女如云,朝朝小圃花开,日日深杯茶满。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悠闲的节奏,在忙碌、操劳与白头搔更短之外,为生活做了全新的诠释,在举国上下一派紧张拼搏的氛围中确实是一个另类。
然而,真的不必担心求学于西南会丧志其间——“川人出蜀惊天下”,远者如李白、三苏,近者如巴金、郭沫若,乃至青年作家郭敬明,无不是出川之后,功成名就。或许正是因为当亲眼见过、亲身体验过何为舒适生活的真谛所在,便再无理由放弃奋进、放弃继续追寻富足生活的原动力。
其实,不论成都还是昆明、贵阳、重庆,从来都不曾使得年轻学子因为安逸而胸无大志、眼高手低。且就西南而言,教育传统更是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地方政府办学的先河就是从成都开启;国民革命前后,在护国、护法、保路等爱国运动于此发起的同时,“教育救国”的理念首先在西南闪光;抗战其间,立足昆明的“西南联大”在国难当头时,为中国挺住了知识和教育的大旗,也为西南留下了一大批师资人才、科研院所和端正严谨的学风。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