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都和新学生
在西安上大学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05期 作者: 潘行伐 

标签: 西安市   

去十三朝古都西安当新学生或许是一个好选择,这里不但有学科设置最为完备、以学风扎实着称的众多高校,还有—兵马俑和航天城、秦腔和摇滚、草根小吃和洋酒吧……构成了一种定格在历史和现代之间的奇妙生活。长安月色依旧,中华民族的记忆、梦想与光荣和这城市紧密相连,历史永远正在进行!
不老的城墙
触摸着古老厚实的城墙,感受热烈奔放不含一点水分的阳光,西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厚重而豪放。这个古意盎然的城市,蕴积了太多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沉淀。西安有着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四四方方,大器而深沉,它守卫的皇都虽已不在,却气派不倒,风韵犹存。城墙之于西安,不仅仅是旧文物,更是一个新的象征。

古城的色彩

阿房宫阙、未央宫柳、华清碧水、雁塔晨钟……这是我心中风华绝代的西安。而当年一踏上它的土地,我未免有点失望,在第一封家书上这样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并不怎么碧蓝的天,空气中飘散着黄土高原吹下的灰沙,厚重而古旧的灰黄色,是整个城市永恒的色彩。”

西安是通往西北部的门户,从地图上看,它正是中国的中心。作为承载强汉盛唐的千年皇都,如今的西安保留着很多断墙旧垣,到处都有考古发掘现场,这还是一个繁华美丽的现代都市吗?

古城“丹青引”
古朴的街巷,安详的画师,浓墨重彩勾勒出西安人的生活和城市的内涵。或许外人的眼里这是一座“土城”,却不知黄天厚土下,历史的尘埃吹尽,透出这座城市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充满哲辩的思维。

而当生活在这个城市之中,心灵被它充分浸染,我才体会到了它那份特殊深沉的美。就拿西安的城墙来说,记得1998年,我还在念中学,在新闻里看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西安南城门下的演讲,他选择了西安作为访华第一站,选择了城墙作为演讲堂。今天我也常常在这片古城墙下缅怀,虽然身为一个普通学生,却丝毫不影响古都昔日的荣光与我同在。其实这眼中的城墙只是明朝初年所筑,默默守卫着比它还古老得多的城市。每年西安都会组织迎春环城墙的长跑,很多高校学生都会参加,和古老的城墙一起庆祝新的开始。

闷头读书练内功

作为一个西安的大学生,和在北京或上海念书的高中同学比起来,我一度觉得自己求学的这座城市很“土”。学校里见得最多的,就是“闷头读书”的学生。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