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日期变更线


文章出自:博物 2007年第01期 作者: 王静涵 

标签:

“……四、三、二、一,2007新年快乐!”随着喧闹的人潮,一起为新年到来而欢呼的你,可曾想过身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有的还在翘首期盼倒计时的开始,有的已经在收拾新年派对狼籍的杯盘。什么地方第一个听到新年的钟声?这与太平洋上那条划分“今天”与“明天”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息息相关。今天,日期变更线早已为我们所熟知,或许我们也该去了解一下,它的确立曾经如何漫长曲折、妙趣横生,至今这条历史的线条依然在不断调整之中。

还记得《环游地球八十天》中描述的传奇故事吗?冒险家福格先生与朋友打赌说他将在80天内完成环球旅行,东进的旅行路线为他赢得了一整天,帮助他刚好在最后一分钟回到了伦敦。

在历史上,环球航行中这奇妙的一天,是这样被发现的。1522年7月5日,即将完成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抵达了位于北大西洋中的佛得角群岛。经过近3年艰苦卓绝的航行,距离完成壮举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抵达陆地后,船员一上岸就打听日子,而得到的回答却令他们吃了一惊。大多数水手都按照惯例,在途中日复一日地数着天数,在他们看来这一天应该是星期三,岛上的居民却告诉他们是星期四,这“丢失的一天”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

丢失的一天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从什么是“一天”讲起。我们知道,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另半个球面便是黑夜,一个昼夜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一天”。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的,世界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时差”。当时差累计到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就需要一条人为设置的线来划分“昨天”和“今天”。

“丢失的一天”到哪里去了?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时钟的指向不是唯一的,换句话说,“昨天”与“今天”是并存在世界上的。当你逆向地球自转方向旅行,跨越日期变更线时,无论太阳是否落了山,按照规定,你就已经告别“昨天”,日历就必须被翻过一页了。你也许会问:“如果我旅行速度足够快,一昼夜跨越日期变更线两回,是否可以提前到达‘明天’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你在途经午夜线之后,就又从“今天”返回“昨天”了。

让我们来假设这样一种极限的情况:你,作为一名船长,在2006年12月31日日落之前,指挥你的轮船以和地球自转相等的速度出发,沿赤道由东向西前进(当然,一天绕地球赤道一圈,这样的速度只有子弹能做到),如果这次环球航行是周而复始的,那么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旅行中,意味着这2006年漫长的最后一天永远没办法结束——因为按照惯常的规定,只有太阳落下再升起,才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这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抓狂的事。当日期变更线没有被确定的时代,不知道有多少环球航行的先驱,因日期问题抓破了头皮。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