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
神符封印中华(上)

盘古身躯
化五岳
五岳何来?据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死后,身体化为五座山峦,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看来盘古倒在中华大地上时,头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这个流传在秦汉时的悲壮故事表明,那时已有了五岳的概念。
文献记载,上古帝尧时,最早有了“四岳”说法,但并不指代具体某山,只代表蛮荒大地上的四个方向。舜帝时巡狩四方,将四岳一一指明,又在中心位置加上嵩山,五岳从此诞生。作为江山社稷的代表,帝王应时常祭拜,以示国泰民安。
在中国历代版图和首都的变迁中,五岳所指的山也会偶尔变更,比如西周曾以华山为中岳,西汉武帝、宣帝时封安徽天柱山为南岳。但总体来说,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山西恒山、河南嵩山,这五岳牢牢锁定了中华大地的东西南北中。
五域渊源
社稷神山

寺观,五岳的表情
北岳恒山的主庙恒宗殿,坐落在山体间宽大的石基上,山门一侧立着《五岳真形图》碑。无论是如此雄伟的宗教建筑群,还是隐于缭绕烟雾中的“轻盈”寺观,都是五岳上俯首皆是的风景。
北岳恒山的主庙恒宗殿,坐落在山体间宽大的石基上,山门一侧立着《五岳真形图》碑。无论是如此雄伟的宗教建筑群,还是隐于缭绕烟雾中的“轻盈”寺观,都是五岳上俯首皆是的风景。
对于中国而言,五岳是锁定版图疆域的封印之山,是天子封禅祭告上天的帝王之山,更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山。
责任编辑 / 李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