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诺亚方舟”

在水一方的古人
这是巧合吗?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到中国“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洪水”的影子。即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洪水依然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那么人类的祖先又是如何从灭顶的洪灾中逃生的呢?
1973年,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当地人在一次兴修水利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鹿角及各种动物骨骸的混合堆积物,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河姆渡文明。在河姆渡遗址最底层,人们竟然找到了8支木头制成的船桨。
河姆渡所处的地方,靠近滔滔的钱塘江和波涛汹涌的杭州湾,是洪水的多发地区。在与洪水的较量中,我们的祖先已经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
或许“诺亚方舟”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它携带着暴雨扫荡了陆地,吞没了房屋和山脉。排水的沟渠已经阻止不了洪水的脚步,河姆渡人不得不乘坐一艘艘小船,在巨浪的颠簸中逃离故土。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消失了,慌乱中遗失的船桨却在几十万年后成为这场灾难的见证人。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