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穆桂英
京剧体验刀马旦

01 打底彩

打底彩包括打白底和揉红,用红、白两色油彩调成嫩肉色,在全脸拍匀,既不能露出皮肤本色,也不能厚到像面具。用红色和玫瑰红油彩拍涂在眉眼之间、鼻梁两侧,加强立体感。最后在油彩上薄施散粉定妆。底彩浓淡、位置由舞台灯光、角色行当和演员脸型决定。
02 画五官

舞台上的旦角,最动人的就是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通过眉笔和锅烟加宽上下眼圈的轮廓线,外眼角稍稍向上挑起,一双妩媚的凤眼就诞生了。青衣、花旦一般画柳叶眉,但是刀马旦要画剑眉,配上勾魂摄魄的凤眼,英武之余不乏妩媚,眉宇间神采飞扬。最后用大红油彩画好嘴唇,五官位置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03 勒头

京剧妆容要达到最后的效果,一定要经过勒头这一步,对外行来说,这是一个头昏脑胀的痛苦过程。将眉梢向上牵引,扯动眼周肌肉,然后用布带缠绕勒紧,才能支撑完整场“动作”戏。勒头后剑眉凸显,眼角也向上吊立起来,两颊肌肉和皮肤绷紧,面部表情更加神采奕奕。勒头是京剧中的“魔术”,变出了整张脸的精气神。

铁娘子的另一面
提到穆桂英这个人物,人们想到的总是她威风凛凛刀马旦的扮相。其实在《捧印》这出戏中,穆桂英在家中接到挂帅圣旨时穿着“家居服”,是地道的青衣打扮。这时的穆桂英,不再是叱咤疆场的杨门女将,而是一位端庄娴淑的妻子,一位柔情似水的母亲。
提到穆桂英这个人物,人们想到的总是她威风凛凛刀马旦的扮相。其实在《捧印》这出戏中,穆桂英在家中接到挂帅圣旨时穿着“家居服”,是地道的青衣打扮。这时的穆桂英,不再是叱咤疆场的杨门女将,而是一位端庄娴淑的妻子,一位柔情似水的母亲。
04 贴片子

“片子”就是戏曲化妆时用到的假发,每次上妆都要重新制作。用开水把榆树皮泡出黏液,沾在梳整好的假发上,贴在脸上调整脸型的长短胖瘦。额头处的七个圆形假发叫做“小弯”,两腮的两缕长形假发叫做“大绺”,片子贴得好,旦角的扮相才能标致靓丽。
责任编辑 / 李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