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迭随风变
古诗词中的风向
标签: 诗词演义

从花开一直吹到花落

异常风吹起噩兆
在42岁生日那天,南唐后主李煜经历了一场愁苦压抑的晚宴。这位天生才思机敏、感情充沛的君王,着实应当早早卸去肩头那家国天下的大任,每日饮酒赏花吟风弄月,终了此生。然而不成,他天生便注定是位悲剧式的国君。南唐亡国,投降大宋的李煜被软禁起来,每天生活的核心内容就是心怀愁苦,怀念故国旧事,情绪激昂时,便吟诵上几句诗词,聊以慰藉。如今这设在七夕佳节的晚宴,也没能跳出固有的套路——先是一些南唐旧臣为李煜把盏,众人一起哀叹一番,几杯酒水下肚,李煜的才情又难以遏抑地爆发了。
这几天李煜一直感觉风吹的方向有些异常。自被软禁于汴京起,还没有哪一年的七夕会刮起东风,然而近来几日,东风时常吹起,如同春日一般,拨弄枝叶浓密的树梢,拨弄着李煜的心弦。东风令李煜想起春花,想起在南唐那些恣意畅快的岁月,想起这困囚自己的小楼窗外那些憋闷的春天。这样的春去秋来,还要经历多久呢?饮干杯中的残酒,遥望天际的半轮明月,李煜吟唱起了一首《虞美人》词,他的生命之中最后一首作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且不论李煜君臣们继续哀伤,自有眼线将这词作传给了宋太宗。其实宋太宗始终看着李煜横竖不顺眼,明明是个昏庸皇帝,亡国了还不老实,总是写些期期艾艾的诗词出来,惹得南唐旧臣们人心浮动。“什么故国不堪回首!”宋太宗暗自气恼,“分明是七夕佳节,小楼之上哪来的东风?”相传守在宋太宗身边的内臣答对道:“风向异常,想必是噩兆。”宋太宗恍然大悟,传了一道旨意下去。过不多时,李煜便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也就是最终置他于死地的毒药。
四季风向标
中原地区季风气候特征显着,在古人眼中,春夏秋冬四季,应当与东南西北四种风向相对应。《尔雅》作为词典类的经典,还专门记载过不同方向的风的名字,称:“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