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
洁净除污秽 明哲难保身
标签: 草木庄园

神仙树与驱邪香
五代十国是个动荡的年代,作为“十国”之一的前蜀,在动荡之中非但没能奋力求存,反而踏上了自取灭亡之路—前蜀的亡国之君王衍,在位时可没工夫考虑什么国泰民安,只顾着纵情奢华享乐。王衍有个小爱好,喜欢焚香,大凡名贵的珍品,包括沉香、檀香、麝香等,他都想要尝试一番。宫廷之中无处不充斥着浓郁的香气,昼夜不散,久而久之,这些香味儿竟然让王衍心中渐渐生出了厌倦。这时,善于揣度君王心思的奉承者,为王衍承上了一种特殊的“熏香”:皂角。
皂角是皂荚树的果实,这也可以当作熏香吗?进献皂角之人为王衍讲述了一则后汉三国时的传说。彼时吴国有位县令名叫刘纲,与夫人一起修炼神仙术,但他的仙法总比夫人差些。等到修行期满,白日飞升的那天,夫人驾起青云高升而去,刘纲却飞不起来,最终他爬到了院子中的皂荚树顶,以之作为“起飞”的平台,才勉强升天。这个故事出自《列仙传》,从此人们把皂荚树当作神仙树来看待。焚烧皂荚果实,就是焚烧神仙树的菁华,有助于升仙得道—这一荒谬言论被王衍所接受,自此以皂角为香。结局是王衍在位仅七年就亡了前蜀国,反而是以皂角焚香成为了习俗,自蜀国传入云南民间,每当新的庙宇或神像完工,都要焚烧皂角,以驱除污秽。

皂荚又名皂荚树、皂角树,高可达30米,落叶乔木,原产于华北、华中、华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西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生于山林或谷地。皂荚树干较低处常生有长刺,树叶由卵形的小叶构成“羽状复叶”,花黄绿色,聚集成串,果实为大型豆荚,成熟时黑色。如今皂荚在我国各地常见栽培,其木材可制作家具,果实浸泡的汁液可洗涤衣服,果实、种子和刺也可入药。
皂角去秽品性高
由于皂荚树的果实成熟时黑色,是个大型的豆荚,古人将黑色称为皂色,所以以“皂荚”为之命名。皂荚树之果称为“皂角”,浸水后强力揉搓后可产生泡沫,具清洁之效,将其煮后捣烂粉末,配以香料,就是古时的香皂。由于能够洗净污渍,皂荚被看作品性高洁的树木。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眼见着京城之中党争之祸日盛,以山中的皂荚树来自比,作诗云:“畿县尘埃不可论,故山乔木尚能存。不缘去垢须青荚,自爱苍鳞百岁根。”
相传杨贵妃曾沐浴过的华清池及其四周宫宇,到了北宋变成了灵泉观,在其院中有一棵硕大的皂荚树,数人方能合抱。因为传说这树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共同栽种,二人还曾在这树下恩爱亲昵,直至宋朝,每逢皂荚树果实成熟,总有痴心的情侣专程来这树下约会,缅怀先人之爱,情定今生。为了防止这些情侣有伤风化,地方官员专门派老兵把守,此后人们才不得不放弃了“灵泉观爱情朝圣之旅”。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