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的生死环节
标签: 生活百科


网上流传的“生命三角救生法”声称,地震时应尽量躲在家具旁边的“生命三角区”,而不是桌子或床铺下面。其实,这最多只适用于房屋彻底倒塌、家具被砸碎的极端情况,而一般地震还是以飞物伤人为主。因此,遵守“伏地、遮挡、手抓牢”这个口诀更保险些。
地震发生
第一时间先防砸
感到身边到处都在摇晃,大喊“地震了”拔腿就跑,或许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但这样做,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大麻烦。
这是因为,地震主震通常仅持续不到1分钟,雅安地震就只有20秒左右。如果不是小平房,普通人在这么短时间里很难跑到外面去。而且除非特大地震,房屋直接倒塌的概率并不高,但房顶、墙壁上的各种物件会受震砸落,碎片飞溅,高大的柜子可能轰然倒下。加之震动中本就落脚不稳,贸然拔腿飞奔很容易中招。
为避免被砸,正确做法是立刻就近蹲趴在桌下、床底或墙角处,并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等震动过去后,赶紧往室外撤吧,当心余震随后来袭。
跑路撤离
人群中脱身有术
对城镇居民来说,地震发生时很可能身处拥挤的高层住宅、教学楼、地铁站、商场等建筑之中,这时该如何尽快离开呢?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