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石
奇石家族,有声有色

形色兼备
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工人们正在采挖当地的特产—灵璧石(图2)。它是一种以产地命名的观赏石,主要成分为石灰岩。由于形成条件不同,灵璧石的样子也差很多。同样作为苏州的静思园中的藏品,有的灵璧石如一窝鸽子蛋(图1),有的则类似太湖石那么多孔妖娆(图3)。


磬石通音律
唐朝美女杨贵妃,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多才多艺,擅长舞蹈,每次都让皇帝和众臣看得如醉如痴。贵妃跳舞需要背景音乐,当时皇宫里流行一种打击乐器叫“编磬”,由大小不等的一组石片组成,挂起来击打,会发出悦耳的金玉之声—编磬就是贵妃娘娘最喜爱的伴奏乐器。
编磬的最佳材质,就是灵璧石的一种。灵璧石因产于安徽省东北部的的灵璧县而得名。在很久以前,灵璧石就被用于演奏音乐了。最早见诸记载的当属大禹的妻子,传说大禹治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妻便敲击磬石演奏,表达她的理解和思念。后来,大禹分天下为九州,还念念不忘此事,吩咐“徐州”(今安徽东北部,属古徐州领地)进贡“泗滨浮磬”,“浮磬”就是灵璧石。汉朝建国后,刘邦在故乡沛县即兴演唱《大风歌》时,也是敲着灵璧石伴奏的。沛县离灵璧县不远,想来取材也比较容易些。
秀声音vs秀身段
灵璧石为什么会“唱歌”呢?还得追溯到几亿年前。当时灵璧县属于一片浅海滨,海水中的藻类死亡后与盐类一起沉积下来,形成的碳酸盐层被深埋于地下,随着地质变迁,又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下固结成岩,碳酸盐结晶为方解石、白云石。再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和火山活动,最终形成了“隐晶质石灰岩”,所谓隐晶质,是指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质地致密又均匀,加上含有大量铁等金属元素,便能发出清脆的声音了。
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灵璧县的地层深处,还发育了另一种灵璧石。它们未能形成隐晶质结构,只是普通的石灰岩。这种灵璧石虽然不会唱歌,但因为受地下水、地表水和植物的溶蚀、侵蚀,而出落得身形婀娜、通透多孔,常被用于园林造景。为了加以区分,人们又将通音律的灵璧石称作“灵璧磬石”。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