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一壶苔青
苔藓瓶造景
标签: 酷玩意儿

小小苔藓,独立门派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苔藓。在植物界,苔藓属于单独一个“门”——苔藓植物门,约有1万个物种。拔一棵苔藓,你会发现它有“根”,但那只是假根,用来固定植株,真正吸收水分养分的,是“茎”和“叶”,但那也不是真正的茎和叶,只是长得像而已。
苔藓主要分为直立型和匍匐型,就常见的品种来说,直立型苔藓一般比较耐旱,匍匐型苔藓比较喜湿,用作造景时,也要根据它们的习性来布置环境。我的方法是,在采集苔藓时,观察周围的环境,包括光线、土壤,是长在瀑布边上还是楼下墙角,尤其是看这一片苔藓中哪一块长得最好,说明那里的小环境最合适。造景时就要尽量模拟原生地环境,不同环境的苔藓不要在一起混养。
造景过程:做苔藓瓶,可以随意摆放,让它自由生长,也可稍作设计,显得匠心独具。我这次打算设计一个“山间小路”。


如何获得苔藓
苔藓在网上有卖的,但是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去野外采集。城市公园的竹林下、小石板路的缝隙里就有,如果你去山里旅游,更是采集匍匐型苔藓的好时机。有人觉得那么远带回家肯定死了,其实苔藓非常容易携带:用一个塑料袋装进去,袋口系紧,一两天没问题。如果你是长途旅游,就用弄湿的纸巾把整块苔藓包上,放进盒子里防止挤坏,纸巾干了就再弄湿。我从西藏墨脱采的苔藓就直接装进一个大塑料袋里,一路提回北京,几乎都成活了。采集时不要贪婪,够自己用的就好,采多了对环境不好,而且携带起来也不方便。如果你一次出行要采集多种苔藓,不妨使用钓鱼用的多格小盒,小商品市场可以买到。
苔藓不是夏天的专利,冬天照样是采集的好时机。这时要挑选叶片干瘪卷曲、但仍然是绿色的苔藓,它们由于寒冷和干燥暂时休眠,干燥着放在黑暗处一星期都可以,所以比夏天更适合携带,而造好景后一喷水,马上就会苏醒,恢复青翠的形态。本文造景用到的苔藓,就是冬季在上海采到的。









不过对于喜湿的匍匐型苔藓,有水汽可以不用管。冬天给它们晒晒太阳,长势会立刻加倍,非常明显。可以不用施肥,如果你家养鱼,可以偶尔喷喷鱼缸水,里面微弱的肥料对它们正合适。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