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壳小海鲜”的花名册

两大“壳”阵营:“腹足”螺旋Vs“瓣鳃”对开
螺蚌贝这些海鲜,因都有坚硬的外壳而被称作“带壳小海鲜”,它们在动物界中都属于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类,共有8个纲,其中的“腹足纲”和“瓣鳃纲”便是那些带壳小海鲜的归属。
既然它们分属两个纲,自然要有极为不同的形态特征:腹足纲的海鲜都生有一个螺旋形的壳,所以名字大都叫“某某螺”;而瓣鳃纲的海鲜,则都有一对可以开合的壳,因而也叫“双壳纲”。只是由于这对壳有些生得对称,有些不对称,再加上壳的形状各异,甚至怪异,所以名称众多,经常让人傻傻分不清。
腹足纲:三个时代的海螺
腹足纲动物大都生活在海底或礁石洞中,以藻类、地衣等为食。它们的螺旋外壳多数是向右旋转而生,而壳分为两部分,顶端螺旋紧密的“螺旋部”和下端宽大的“体螺层”:螺旋部容纳着它们的内脏,体螺层容纳的则是头和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螺肉。通常人们吃到的海螺,大致有三类,分属三个不同的目——古腹足目、中腹足目和新腹足目,听名字就知道,它们的生命“阶级”分属三个不同的时代。

古腹足目:珍珠涂层
古腹足目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最长,有些早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了。它们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壳都长得很厚实,同时壳内壁呈现出“珍珠光泽”,这层带光泽的壳壁是由体内分泌出的碳酸钙与贝壳硬蛋白所形成,称为“珍珠层”,与珍珠的成分一致。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