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耳袋狸
澳洲动物新明星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9期 作者: 何全 

标签: 动物世界   地球村公民   

今年7月,英国威廉王子夫妇喜得贵子,身为英联邦成员的澳大利亚也送来贺礼:一个送给小王子的“兔耳袋狸”玩具,并以小王子的名字“乔治”命名悉尼动物园的兔耳袋狸展馆。
澳大利亚向来不缺珍禽异兽,袋鼠、考拉、鸸鹋,早就是享誉世界的动物明星。而这次被推向聚光灯的兔耳袋狸,又是什么样的萌物呢?
动物园里的兔耳袋狸与复活节彩蛋。近年来,澳大利亚开始用它们代替“入侵物种”兔子作为复活节吉祥物。
兔耳袋狸
长耳跳鼠
兔耳袋狸的外表和习性,跟亚洲、非洲沙漠中的啮齿动物——这是进化论中“趋同进化”的例证:分类上差别较大的动物,却因为在类似环境中扮演类似的生态角色,而越长越像。

沙漠里的“大兔鼠”

第一次看到兔耳袋狸的人,或许会觉得这是一种老鼠和兔子“拼”起来的动物:圆滚滚的身躯、长长的耳朵,动起来一蹦一跳的,好似兔子;黑亮的眼睛,尖细的嘴和尾巴,又有几分像老鼠。

这副“卡通”的样子,是兔耳袋狸的家园——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草原所造就的。当地长年干旱少雨,食物稀少,日间酷热,还常有野火燎原。在这种严苛环境下,兔耳袋狸白天躲在两三米深的地洞里,太阳晒不着,野火烧不着,夜晚才出来觅食。它们短小有力的前腿适合挖洞,长长的后腿则用来跳跃——奔走找食时这种方式最省体力。至于一双大耳,不光能耳听八方,还可帮助散热。

名字里的“袋”字,说明兔耳袋狸也属于有袋类动物。不过它们属于“袋狸目”,跟“袋鼠目”的袋鼠、考拉只算远房亲戚。现存20种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兔耳袋狸是个头最大的一种,能长到一两千克重。

能吃能生,却遭濒危

兔耳袋狸是“不忌口”的杂食动物,除了植物的种子、根茎,它们的食谱还包括昆虫、蜘蛛、蜥蜴,甚至比自己小的其他有袋类动物。有了这些食物,它们基本不用喝水,这在沙漠生存中也是个优势。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