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
香烛青烟袅 薄皮寄深情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10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草木庄园   地球村公民   

桦树,别名桦皮树,古时指多种桦树,如今常见种类有白桦、红桦、黑桦等。白桦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生于山林之中。白桦树皮灰白色,可层层剥落,叶近似于菱形,雄花序下垂如穗,雌花序及果实为圆柱形。白桦木材可制作器具或用于建筑,树皮可提炼桦油,也可栽种于较寒冷地区,用于绿化或装点庭园。

白居易论蜡烛

晚年隐居洛阳城郊的白居易,免不了遇到登门拜会的四方文人,然而在他那破落的小院之中,白居易却绝口不提朝中事,兴之所致,他会说上一段汉朝故事。你看那汉武帝的建章宫,城阙之上雕着双龙,院内栽有威严森然的老槐,连照明所用的蜡烛,也是以桦树皮精心包裹了蜜蜡制成,点燃隐隐泛起清香。鸡鸣时分,小大官员会聚于此,金鞍怒马,锦衣玉履,准备早朝事宜。如此铺张奢华,官员或贪图享乐,或贪腐成性,也难怪大汉王朝被王莽颠覆,连这可堪炫耀的建章宫也在战乱之中付之一炬了。

汉朝宫廷的奢靡,仅以那蜡烛而论,白居易便在《早朝》一诗中称:“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桦树皮干燥轻薄,以之包裹蜜蜡,所制的蜡烛非但易点燃,而且皮下多含树脂,随火焰跳跃散发袅袅清香。兼之古人以为燃烧桦树脂可驱鬼魅,故而此种蜡烛颇为贵重。然而身处唐朝,白居易何以说的尽是汉朝旧事呢?实则桦树至唐宋时方为中原人所熟识,以桦树皮制作蜡烛,也是唐朝一时风靡的做法,汉武帝时人们却连桦树的名字也不知晓。说白居易变得聪明圆滑也好,懂得周旋隐晦也罢,总之他是将唐朝宫中之事,移花接木到汉武帝那里去了。既讥讽了朝中靡腐之事,又偏偏让宵小抓不到把柄。

天然的白桦树林通常生长在山坡上或较寒冷的地区,植株通常不会很高,但显得粗硕结实。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辰
白桦在春季开花,雄花聚集呈穗状下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辰
直到秋季叶子变黄,细棒状的果实才会成熟。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辰
白桦的树皮无论在哪个季节,都会如薄纸一样层层剥落。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辰

神木森森归田园

李时珍称,桦树生于辽东及西北,相传古时画工以桦树皮烧烟熏纸,之后方可作画,于是桦树之名,也由“画”字演化而来。大约晋朝时,中原人初识此树,而到了随后的南北朝,人们开始将桦树当作了“神木”。北魏皇室拓跋氏的宗庙曾立于幽州(今北京、河北一带),凿石而建,太武帝拓跋焘遣人告祭天地先祖,并将周遭的桦树,雕为牺牲祭品之形。没想到这些经过雕琢的桦树,竟然顽强茁壮地生长成了树林,于是北魏人将桦树看作受祖先庇佑的神木,此风传至中原,也才有了桦树驱鬼之类的传说。

唐朝初年,人们尚不以桦树为贵,胡人稍偏爱些,仅将树皮用作靴子的内衬,或包裹刀柄鞍镫,汉人却把桦树看作山野田园之物。诗人寒山作诗吟诵山林隐居生涯,曰:“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扯一块桦树皮当作头巾,乃是山民独有的装束。以桦树皮制作蜡烛,用于皇室宫廷之中,则是盛唐至中唐时的事了。至五代十国时,桦木香烛已不再为皇室独占,民间亦用,却多见于风月场所。桦烟混了熏香,最宜装点香艳女子的居所——彼时文人张泌有艳词《浣溪沙》,其中“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之句,即以桦树香烟,指代了青楼女子所在之处。

责任编辑 / 王辰  图片编辑 / 张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