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尼翁的断桥


在法国东南部有一座历史名城阿维尼翁,虽然谈不上国际大都会,却凝聚了法兰西文明厚重优雅的底蕴。大文豪雨果就曾这样描绘过它的魅力:“秋季在日落时分抵达阿维尼翁,是一件美妙的事。”
阿维尼翁位于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的腹地,是陆上往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必经之地。远远看去,城镇被土黄色的古城墙环绕,显得十分古朴。它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相当于我国东周时期)。13世纪末,由于罗马教廷纷争不断,教皇克莱蒙五世迁居阿维尼翁,这个城市曾在之后的几十年间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前后居住过7位教皇,有“梵蒂冈第二”之称。
“阿维尼翁”在当地古语中意为“河边之城”。城市坐落在法国五大河流之首——罗纳河下游左岸的山坡上。城中最有名的古迹之一,就是横跨于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断桥”(阿维尼翁桥)。传说800多年前,年轻的牧羊人贝内泽受到神的启示,率领众人历时8年,于1177年建成了这座大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圣贝内泽桥都是罗纳河下游唯一的桥梁,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的朝圣者和商人,往往都要从桥上经过。
圣贝内泽桥原长900米,有22个拱形桥墩,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杰作。然而,桥梁所跨越的罗纳河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而且水量丰沛,常常洪水泛滥。罗纳河的洪灾曾数次摧毁这座桥,在重建多次之后,此桥终于在1668年被人们废弃不用。次年桥又被洪水冲毁大半。于是,如今的圣贝内泽桥是一座仅在河流左岸残余了4个拱孔的断桥,与不远处的古城墙遗址相映成趣。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