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不是问题
无需求偶的动物们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11期 作者: 冉浩 

标签: 动物世界   

对动物来说,寻找伴侣摆脱单身,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生儿育女,延续自己的基因。然而有些动物,却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和习性,无需为了求偶而费尽周折。对它们来说,“单身”一点都不可怕。
我要是断了只手,不光能满状态复活,还能顺便生个孩子!
外形呆萌的“蓝指海星”,有着很强的再生本领,从半截身体甚至一条腕足就能长出一只完整的海星来。

残肢断体,变成伴侣

《圣经》里说,上帝抽出男人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现实中,一些再生能力逆天的动物,确实能把自己断掉的肢体变成新生命,甚至这般给自己“生”出一个伴侣来。

看似人畜无害的海星,却是个贪婪的大胃王,尤其爱吃贝类和珊瑚。为此渔民对它们恨之入骨,往往一捕到海星,就将其撕成几块,丢进大海。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反而会让海星越来越多——海星的身体受损后,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和营养,就可以再生出剩余部分,甚至几块残体分别长成几只完整的海星。尽管它们能以此传宗接代,只是这种方法不能改变性别,无法造出伴侣。

蚯蚓也是着名的再生能手,它们属于“环节动物”,再生的秘密就在组成它们身体的一个个“环节”上。如果将蚯蚓截成两段,它们受伤的环节会立即行动起来,封闭伤口,逐渐修复缺少的组织。如果条件合适,原来的尾部那一段会长出头部,头部那一段长出尾部,最终变成两条蚯蚓!由于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因此这两条蚯蚓可以成为伴侣。不过,蚯蚓的再生本事并非万无一失,不同种类、年龄和体质的蚯蚓,切断后再生的成功率也有高低之分。

找不到伴儿就自己生娃,有什么好怕的!
西餐中被当菜吃的法国大蜗牛,平时是“互为攻受”交配繁衍,但在单独饲养下偶尔也会“自攻自受”产下受精卵。

雌雄同体,自攻自受

在动物当中,不乏雌雄同体的种类。它们个个都是“一身双性”,体内同时长着雌雄两套生殖器官,比如前面所说的蚯蚓。不过为了改善后代的基因,它们通常还是需要寻找伴侣来生孩子。在同一条蚯蚓身上,精子和卵子成熟的时间就是相互错开的,所以不能自己给自己受精。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