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
正气空悲叹 鬼廷树阴繁
标签: 草木庄园

孔明庙杜甫怀古
初至成都的杜甫,拜访武侯祠时曾满怀期许,所作《蜀相》一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逢安史之乱流离至此,杜甫大约心怀企盼:天赐大唐一位诸葛亮那般的能臣治士,挽狂澜于既倒。
而后杜甫自成都辗转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又专程来到了夔州的孔明庙前,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比之成都武侯祠外森然的柏树,眼前亦有一株古柏,生得粗硕挺拔,遒劲沧桑。兴之所致,杜甫便以这古柏为题,写下了一首长诗《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尽管这柏树如此周正葱茏,却无人肯将它用作栋梁,只能任由山风抚弄。这境遇,恰似在蜀中的诸葛亮,木秀于林,八面来风——川中旧将暗地掣肘,致粮草转运不济,迫使诸葛亮搬师;皇宫内院,刘禅身边的宵小之徒也常有诋毁之辞,甚至经常造谣诸葛亮企图自立。凡此种种,终于将诸葛亮的身心磨损得破败不堪。“……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虽同是怀古,同以柏树为引子谈及孔明,在杜甫心中,期盼终究渐渐转作了哀叹,为大唐,也为自己在这乱世之中的境遇。



枝叶西向守陵寝
古人认为万木皆向阳而生,枝叶向南尤密,唯独柏树枝叶向西,五行之中,西方属金,其色为白,因而柏树取西方之色为名。又因柏树入药时,“取叶扁而侧生者”,故而又名“侧柏”。由于在古人眼中,西方属于阴类,加之柏树枝叶浓密,树阴之下常有寒意,所以柏树被赋予“阴”之属性。西汉文人东方朔称,鬼神喜爱幽暗之所,柏树之下阴气颇重,鬼神以此为廷府,正所谓“柏者鬼之廷也”。既为鬼神栖息之所,柏树自古也就常被栽植于陵墓周边。
因柏树枝叶入冬依旧青翠,耐雪迎风,人们亦常将它与松树并称,《史记》之中有言道:“松柏为百木之长。”志存高远、爱惜名节的士大夫们,便看中了柏树枝干挺拔、岁寒不凋的品性,常常以柏树而言自身之志。北宋司马光见庭院之中有柏树一株,既心生爱怜,又忧这方寸围墙将其远志束缚,便作诗一首,似与柏树攀谈,俨然知音挚友——“君知梁栋材,大匠偶未度。但守岁寒心,闲轩亦不恶。”借安抚柏树自我宽慰。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