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山,喷泥不喷火


阿塞拜疆境内的泥火山群规模庞大,有许多座锥形的山体。
喷涌泥浆,假装火山
荒芜的大地上寸草不成,一座座锥形的山峰耸立而起,打破了地平线的单调与宁静。风中偶然飘来若有若无的淡淡气味,仔细去嗅,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地面异常崎岖,破碎的泥巴龟裂成大小不等的斑块,踩上去硬邦邦的,犹如石头。
顺着锥形的山体向上攀爬,这些山体像极了火山锥,只是规模小很多——真正的火山往往动辄上千米高,而这里的山锥不过十几二十米,矮的只有一人来高。爬到“迷你火山”的山顶,就能看到类似“火山口”的结构,不过这个“火山口”里不是红色炙热的岩浆,而是黑黢黢的泥浆。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还可以看到大个的气泡从泥浆中冒出、破碎,有时候带出一大股泥水,顺着“火山口”缓缓流淌而下,足似岩浆流出的样子。
这里是亚洲内陆腹地,阿塞拜疆的中部地区,拥有大规模的泥火山群。泥火山的外部形态酷似火山,火山风景中的岩浆瀑布、岩浆流、岩浆台地、火山锥、火山口……在这里都能找到对应的“微缩”景观,只是要把岩浆全部换成泥浆,而且,这里没有炙热的高温。

台湾高雄的一处泥火山,刚刚流淌出几条泥流,还未全干。

这是泥火山比较激烈的“爆发”,地下天然气带来的压力让泥浆喷涌、迸溅出来。

地层“生气”造奇观
泥火山不但外貌与火山锥近似,内部结构也几乎相同。火山锥内部,从火山口往下,会有一条烟囱似的竖向通道,一直深入地下,这是岩浆喷流的管道,叫“岩浆通道”。通道下面,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是岩浆聚集的地方,叫“岩浆房”。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