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蚊不要用手“拍”


12月份,北方寒风呼啸,一片萧条,室外显然已经没什么可拍的植物或者昆虫了。鱼缸里的热带鱼,花架上的盆栽都让你提不起兴趣?一定要拍“野生动物”才过瘾吗?没问题,就让我们在家拍摄“野生动物”吧!我说的可不是蟑螂,这个打算留在以后。我们今天的模特是“摇蚊”——它外表看起来和蚊子很像,也可以说它是蚊子的一种。摇蚊成虫几乎不吃东西,只是偶尔吸一些水,这和贪婪吸血的蚊子(伊蚊、库蚊最为常见)比起来简直是太可爱了。
如今,冬天在室内发现蚊子并不稀奇,这些家伙最喜欢躲在阴暗又温暖的角落休息,稍有机会就出来吸血。对于半夜经常被蚊子的嗡嗡声吵醒的人,如果发现蚊子,一定是马上用巴掌拍。当然,如果蚊子出现在别人的房间,倒是可以考虑用相机慢慢“拍”。好在我们这次要拍的是不会叮人的摇蚊,也可以放心地在自己房间里慢慢拍。


摇蚊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鱼缸吧?冬天水温保持在28℃的热带鱼缸,就是摇蚊出生的地方。其实摇蚊幼虫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鱼虫,也叫血红虫。它们通体血红色,蠕虫状,不像孑孓(蚊子幼虫)那样能看见明显的头部和复眼。孑孓会经常游到水面呼吸,而摇蚊幼虫则一直潜伏在水底。喂鱼时,总会有些血红虫躲过鱼儿追击,沉到水底的泥沙中潜伏起来。它们以水底的有机物碎屑为食,很快就会长大化蛹,蛹会游到水面羽化,羽化通常都在晚上,所以刚好又可以躲过鱼儿的捕食。羽化后,摇蚊漂在水面上晾晒一会儿翅膀,就能起飞了。
你可能会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发现摇蚊。但首先要判断一下究竟是蚊子还是摇蚊,然后再决定是用手掌拍还是用相机拍。常露面的大都是雄性摇蚊,它们顶着毛茸茸的触角,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蚊子那针头一样的口器。墙壁和天花板显然不是拍摄的好环境,如果摇蚊能停落在绿色植物上就好了。
责任编辑 / 唐志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