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像节操一样碎了

“我儿”啊,你到底是没有承受住考验!——不久前,一颗耗费40多亿年从太阳系边缘缓缓而至的彗星让科学家为之叹惋。这颗彗星名为ISON,天文爱好者们根据英文直译,戏称它为“我儿”。按照预期,它有可能成为白昼可见的超亮“世纪彗星”,甚至有人推测,它的亮度将是满月的十几倍。然而在2013年11月末,当它从太阳旁边擦身而过时,人们观测到它的亮度骤然降低,这说明它已粉身碎骨。ISON彗星终于承载不住厚重的期盼,破碎地跌入太阳中,一时间人们纷纷吐槽:彗星碎了,就像节操一样碎了……
然而回头细数彗星的“血泪史”,一不小心粉身碎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绝大多数的彗星,本质上是一些冰雪和石块的混合物,美其名曰“脏雪球”,松松垮垮,便很容易被外力扯碎。它们最终的归宿,有些会在漫长旅程中慢慢磨损消亡,有的仅靠近一次太阳便去而不返,还有一些,则会在接近太阳或其他质量较大的天体时,被引力撕裂成碎片。有些彗星默默碎得了无声息,而有些彗星,则碎得轰轰烈烈,在身后留下一段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比拉彗星:化身流星雨
动漫《圣斗士星矢》的故事如今依然在继续,“天马流星拳”已经成了千年不变的招数:在真实的夜空中,虽然飞马座(即天马座)并没有流星雨出现,但和它毗邻的仙女座,曾经出现过一次非常辉煌的流星雨。这场华丽的流星雨,便是“比拉彗星”的遗产。
1846年1月13日,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比拉彗星突然分裂成了两颗彗星。这是人类天文观测史上,第一次明确观察并记录到彗星碎裂。此后,比拉彗星便神秘地失踪。此后又过了20年,“比拉”没有按周期回归,而是出现了一场壮丽无比的流星雨。原来,分裂成两颗的比拉彗星,继续碎裂成更细碎散乱的流星体,依旧在原彗星的轨道上运行,当地球穿过其轨道时便产生了流星雨。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