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倒悬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3期 作者: 郭萍 

标签: 江苏   湖泊   博物高考题   

洪泽湖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素有“日出斗金”之誉,就像镶嵌在苏北平原上的明珠。不过,虽在平原地区,却必须登上海拔16米的大堤,才能看到它的万顷碧波。因为洪泽湖的湖底海拔比东侧平原高出数米,是一个地道的“悬湖”。2013年海南省这道地理高考题,就探讨了其中因果。

 2013年海南高考地理卷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请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洪泽湖

在江苏西部临近安徽地界处,古时有个浅浅的湖群,被人们叫做“破釜塘”—形状像个破锅的池塘。隋炀帝下扬州时,在这里遇到一场大雨,小小“破釜塘”水面骤然宽阔,竟有了烟波浩渺的韵味。隋炀帝顿生兴致,给它改了个大气磅礴的名字:“洪泽浦”。经过数百年,这片水域真的越来越开阔,后人就叫它“洪泽湖”。

为何一场雨就能让小池塘涨成“洪泽”?洪泽湖命名的这段典故,其实隐藏着湖泊水文的一些重要问题。2013年海南省这道高考题的第一问,就要从这里说起。

通常,河川之水汇于低地,天长日久就形成湖泊。若在地势起伏明显的山区,湖泊往往也深而狭窄。但洪泽湖却在淮河中游冲积平原的洼地上,地势相当平缓。因此,洪泽湖湖底浅平,岸坡也很低缓,就像一只浅盘。一旦水量增加,平均水位升得不快,水域面积却会迅速拓宽。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