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的平衡器
耳朵里的感应仪
标签: 生活百科

耳朵:管听力,也管平衡

人体中掌管平衡的体系隶属于神经系统(详见2013年9月“神经系统”),只不过发号施令是小脑,而非大脑。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通俗点说,大脑管智力,小脑管行为,脑干掌管呼吸、排泄等必需生理活动。既然小脑要接收信息才能做出指令,那就得有一个能感受身体是否平衡的器官,这个感应器就隐藏在耳朵内部。
很多人都以为耳朵只管听觉的事儿,但事实上,它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因为它里面有一个能感知平衡的小零件:前庭。所以,即使是聋哑患者的耳朵,也不是摆设呢。
前庭:体内“感应陀螺仪”
前庭藏身在耳朵深处,只有几毫米大小,与传递听觉的鼓膜相邻。它就像iPhone里的“感应陀螺仪”,能察觉到身体在空间中的状态变化,并产生相应的感知。比如,汽车加速时的“推背感”、玩过山车时的失重感和旋转中的眩晕感。因为要感受来自不同方向和维度的变化,前庭也就分化出分工不同的平衡器官: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陀螺仪
半规管:3D平衡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是画圆的工具,“半规”也就意味着半圆。这个由3只半圆形的管状骨膜组成的器官,也就得名“半规管”。这3只半圆管呈两两垂直排布,恰好占据了三维空间中的3个平面,因而能感知躯体的“立体化”位置改变,像旋转、扭动等动作。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