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山区”·“戈壁”
游牧的挽歌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4期 作者: 舒泥 

标签: 内蒙古   自然地理   

在很多人印象中,牧民都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不过,所谓草原也并非都是碧草连天的景象,在地理学上,还要根据气候和植被的差异,分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等多种类型。而不同地理区域的牧民,生活也有很大差异。

由于水分条件不够,典型草原的牧民以养绵羊为主,牛的数量较少。“雪白的羊群,碧绿的牧场”是典型草原最着名的美景。

蒙古族牧民自己也有一套分类法,他们将牧场分为杭盖、草原、山区、戈壁……这些概念,和地理学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让我们按照这种分类法,看看这些不同牧场上的牧民如何生活。

何处是“草原”?

很多人心中的草原,就是一大片无边原野,遍地青草,是牧人和牛羊的家园。然而在内蒙古东部,有很多长满水生植被的湿地、散布小灌木的荒漠,它们多半被划为“林区”,归林业部门管理。但那里的牧民都管它们叫“草原”,因为它们也是世世代代的牧场。

那么,就把用天然植被从事畜牧生产的地区,都算成草原吧?但生活在沙地的牧民又不同意了:“我们这儿不是草原!你看呼伦贝尔,到处绿油油的,那才是大草原,多美啊!”所以,其实牧民自己对“草原”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