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江左风流
东晋名相王导、谢安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4期 作者: 赫连镜繇 

标签: 古史传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古诗脍炙人口。所谓“王谢”,指的是东晋的两大名门望族。东晋是个很特殊的朝代:就连皇帝,也不敢得罪那些出身望族的大臣,因为朝廷能偏安江左,正是靠着这些家族势力的支撑。而这其中,“王谢”两家的代表人物王导和谢安功不可没。

挚友君臣,天下与共

王导
公元276年~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西晋末年,外有胡族兴兵,内有诸王争权,北方战乱不断。在一位谋士策划下,琅琊王司马睿离开首都洛阳,继而舍弃自己在山东的封地,跳出浑水坑,跑到建康(今江苏南京)来开辟新天地。

然而江东士族不买账,司马王爷来了一个多月,也没什么人去拜见他。于是谋士又支一招:趁当地搞祭祀时,请司马睿乘轿子、带仪仗,上街游行,并让他手下的北方名士都骑马相随,充分摆谱,树立威信。这排场一出,江东的士族、土豪们再不敢小觑司马睿,纷纷登门叩拜。

出主意的谋士,正是司马睿的挚友—时年31岁的王导。有他辅佐,司马睿很快在江南站稳脚跟,于公元318年在建康登基,建立东晋,史称晋元帝。登基当日,为了表达感激,元帝竟力邀王导跟他一起坐御座。民间从此流传起一句歌谣:“王与马(指“司马”),共天下。”

“六朝古都”南京,曾是东晋的都城建康,也是王谢两大家族飞黄腾达之处。图为今日南京秦淮河景色。
琅琊王氏是东晋第一豪族,生活也较为富贵。图为南京象山王氏家族墓出土的金簪和青瓷虎子(一种夜壶)。

能让皇帝自愿与之平起平坐,这可不是一般大臣能有的待遇。其实这对君臣渊源颇深,司马睿的世袭封地在琅琊(今山东南部),而当地第一大族正是“琅琊王氏”,向来与司马家交好。王导从小就是司马睿的铁哥们儿,为他规划方略,追随他下江南,助其立威、纳贤、优化内政,青春都献给了司马睿的事业。可以说,晋元帝的皇位,一大半是王导的功劳。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