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西藏 感悟心灵
投稿时间:2019年08月14日 投稿人:ljj79
很少写游记,但是西藏之行与众不同,不只是因为她绝美的风景、神秘的活佛转世,更在于她让人涤荡心灵、灵魂受洗,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旅行的意义在于透过视觉带给心灵的回响;加之旅行后的一周连着出差,偷得了一丝闲暇,正好趁着记忆醇厚的时候记录下这段圣洁的时光。

去西藏,是讲究机缘的
去西藏有一万个理由,不去西藏也有一万个理由。
她圣洁神秘,她深邃柔情又与世独立般安然地静矗在祖国的西部边疆。无数人视她为“梦中情人”,是一生必去的地方;更有人从此上瘾,从世界各地一次又一次地重返、乐此不疲。
她又被喻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缺氧、鼻干、头痛、失眠、呕吐……这些高原反应对身体是极大的挑战,如同那句“身体下地狱,心灵上天堂”。
但是,所有的这些,只有去了才有最真切的感受。实话说,我在去之前,对西藏并不了解,也没有那么深切的向往;去,真的是偶然的机缘巧合;去了之后,从此不再是憧憬,而是敬仰!

西藏初见,必有回响
雪域西藏,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人间烟火淡薄,生命的痕迹却如此深刻。
彩色的经幡,迎着高原的风,飘扬着五色的梦想,朝圣的人三步一叩首,诉说着虔诚的信仰;羊卓雍错的湖水,宛若圣洁的碧玉,淘净了高原的尘土,托举出喜马拉雅的巍峨,推陈出珠穆朗玛的高耸;大昭寺的万盏酥油灯,八廓街转经道的人来人往,一圈圈承载着藏人宏伟的梦想,诵念着六字真言的功德无量。
在西藏一周左右的时间,先后去了扎寺伦布寺、布达拉宫、大昭寺、纳木措、羊卓雍错、鲁朗林海、苯日神山、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尼洋河,沿途欣赏了连绵不绝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一望无垠的藏北草原,已经惊艳得令人震撼!还没有去阿里、没去珠峰,听说那些更艰险的地方更是美得极不像话。
嗯,西藏就是个一旦来了就忘不了的神仙地方,让你念念不忘,也必有回响!

修行很苦,信仰很丰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
在这里认识的藏族姑娘比玛次仁告诉我,传统藏族人一生有三大愿望,其一就是磕长头到拉萨朝圣。这也是西藏带给我的第一大震撼----虔诚无比的拜佛仪式“磕长头”。
虔诚的藏民们变卖财产,从各自遥远的故乡出发,尘灰覆面、衣衫单薄,不惧千难万苦,五体投地、赤脚叩头、三步一磕,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他们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等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信念坚定、心无旁骛、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步步趋向拉萨朝佛。
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赞叹!
当我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我震惊于他们如此虔诚的祈福方式,更震惊于他们分外笃定的眼神。他们的额头中间,基本都有一圈黑色的印记,是长期叩头留下的疤痕,手掌和膝盖常常磨出鲜血,除了一个背包再无其他行李,我纳闷他们不冷吗、不饿吗、不累吗?可是他们的眼神无疑在表达,他们眼里没有自己,永远只盯住布达拉宫、大昭寺的方向。
修行是极苦的,磕长头的藏民们一旦出发,少则半年,长则两三年,一生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离家很可能就成了与家人的永别,在半路中不幸离世的藏民不在少数。可令我更震撼的是,他们如此艰辛的朝佛之路竟然是为苍生祈福、为普度众生,哪像久居凡俗的我们关注的只是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一对比,是多么渺小,多么惭愧!
我们总是想着存越多的钱,藏民们却把钱财看得很淡,他们能将家里近80%的牛羊换成金银珠宝,无偿捐给寺庙、供奉佛祖。藏民们似乎也比我们更孝顺父母,他们从不出言顶撞,最不能见到阿爸阿妈受人欺负,否则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在第一时间用性命相搏,更不存在送敬老院、不赡养父母一说。
所以,来到西藏、感受西藏,便自然多了敬畏、大了格局、宽了眼界、展了胸怀。可爱的导游很认真地对我们说,来了西藏,祈福的时候可别只想着自己,要多祈求家人平安、民族昌盛、世界和平……

爱,让旅行更圆满
这次旅行,有强哥一路相伴,两个人一起高反、一起头痛、一起吸氧,一路彼此照顾、有说有笑,更有意义的是在大昭寺拍了一组藏服写真,妈妈说很美很甜,,大概是因为心里有爱、生活有盼、温情温暖。岁月漫长,所以要趁着年轻,多留点特殊的纪念,以便老了走不动了的时候,还能再轻松回忆起那份温存美好的画面。
西藏,已经在我心头播下了种子,等下一个机缘,我一定还会再来看你!

一场心灵之旅
涤荡灵魂
高原修行千里
神圣受洗
远离喧嚣俗世
积蓄能量
再次从心出发
(部分照片大于4M,无法上传,如需要可后期上传邮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