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阿拉塘


投稿时间:2019年02月19日 投稿人:鬼生

过阿拉塘

心胸开如此,况山河颜色?——记林芝县幅水文地质调查

    来到米林县卧龙镇已经好几天了,工作区中央区域的调查工作仅完成了冈底斯山北侧部分,南侧部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从住处到工作区需要两小时车程。我们7点钟起来,此时小镇上冷冷清清,几乎没有人活动,肥硕的流浪藏狗在垃圾堆里与乌鸦争抢食物。我给昨夜的老板打电话,请他帮我们做早餐,当然,他有些不情愿,因为我又打搅了他的好梦。

    收拾好一切,下楼去将车子打着,温度太低,先得给车子暖暖身子。我们也钻进车子,让自己的体温给车内冰冷的空气和座椅升温,总好过外面寒风刺骨。

    饭店老板总算开门,歇一会儿,我们到店里坐下,点了面条。在这里,只能吃到面条,尽管我是多么的思念那香喷喷的米饭。吃了早饭,将近8点,我们又去买了干粮,便离开卧龙镇,直奔阿拉塘村。

    阿拉塘村位于冈底斯山分水岭南侧坡脚,村庄海拔在4700m左右,分水岭海拔可达5600m以上。我在脑海里已经想象了无数遍冈底斯山的样子:冰川、刃脊、角峰、冰斗、“U”型谷、羊背石、蛇形丘、冰碛湖等,无数个高山-极高山地貌名词涌入脑海,已经大致勾勒了冈底斯山秀美风光。早在卫星地图上看了千百遍,对分水岭及沿线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只为了不错过任何一处风景和现实教科书。

    沿雅鲁藏布江南岸逆流而上,到本宗村,南侧山坡草木凋零枯死,山石被烧成黑色,诉说着森林大火过后的悲凉。每至于此,必心痛不已,人类的制造的祸端却要大自然去承受。总有一天,人类会为自己的贪婪和歹毒付出血泪的代价。

大火后的森林

    过江后不久,沿比普曲北上,海拔逐渐升高,原始森林渐渐繁茂。如此路程走了好几遍,加之张师高原驾车经验十分丰富,我与他商量:“张师,我先睡一会儿啊。”

    张师朗声回道:“好,没问题,你睡吧,到时候我叫你。”

    整理一下衣物,调整下座椅,便闭眼小憩。

    尽管昨夜的家庭旅馆异味难忍,隔板房间也完全失去了隔音效果,睡眠质量极差。如今我依然无法入睡,车子的颠簸和紧急转向都提醒我们此路并不好走,也能准确的告诉我到了哪里。花岗岩峰丛地貌、箭竹林、钢桥,比普峡谷。嗯,过了峡谷区,我们应该到了高山“U”型谷区了。

    张师轻声叫我:“毛哥,快到了,你要告诉我怎么走哦。”尽管张师比我年长近20岁,可依然叫我毛哥,其中缘由,我无从知晓,也未曾问起。直起身来,两侧植被皆是高山灌草。我知道,我们已经进入阿拉塘村了。此时海拔已近4500m,太阳尚未朗照,寒风呼啸,冷冷清清。过一户牧民家,便转向南,路况越来越差,车速也越来越慢,最后的几公里,花了我们一个小时。

    渐渐靠近分水岭,道路就在山体边坡上蜿蜒,内侧落石较多,我祈祷着不要出现巨大落石。可是,一大块冰川漂砾还是横亘在道路前方。我们三人下车合力也搬不动,只好掉头,开始工作,此时已将近12点。

    对冈底斯分水岭有一种类似阿甘的执着。我就想看看她是什么样子,无论天气,无论海拔,无论路程。我带上相机、无人机,直往前去。

    转过一山头,冈底斯山分水岭便赫然矗立在眼前。我有些错愕,大自然便是如此坦荡,她说了会在这等我,当我来时,她已经到了。远处冰川尾端形成的刃脊东西向展布,刚好形成分水岭,角峰恰到好处地位于刃脊的中央,成为对称点。角峰两侧的冰川已经消融,至下游合二为一,形成宽近一公里的冰川“U”型谷。谷地冰碛物、冰水堆积物等受风化呈现出一定的磨圆,表层生长着些花草。尤其在泉水流经的湿地两侧,各色彩花争奇斗艳,微风中曼妙身姿轻摇,高山上温暖阳光朗照。谁能想象,在这海拔将近4700m的地方还有如此旺盛美丽的生命存在?

冈底斯山脉分水岭

山下花海

鸢尾

贝母

报春花

西藏杓兰

    她如此坦诚,如此美丽,我竟无法赞美,无言感叹,只有错愕。错愕之后,竟有一丝悲伤涌上心头:大自然如此美丽温柔,如此无私坦诚,人类却又对她做了些什么呢?

    拍了照片,闭上眼,静静感受这一切。我是属于自然的,我和她们都是大自然母亲的孩子。这可是我梦了千百遍的冈底斯山啊!如此胜景,没有诗词,岂不遗憾?也作诗一首。

过阿拉塘

驱车寻古道,漫步渡荒原。

浊浪通四曲,浅云镇三山。

清泉岩下响,彩花林中艳。

可有神仙酿,送我就地眠?

    张师将车子调了头,我们拿好仪器设备,开始工作。自下午7点,将剩下的工作做完,启程回项目基地。到普龙村方有信号,与基地同事们约定了返程时间,方才安心。

分水岭下留影

    不多久,便下起雨来,在这峡谷中才没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惬意,我们只想赶快到省道上去,离开这满是泥浆、能见度不超过百米的山谷。经过林业虫草检查站,藏族同胞与我们微笑致意,小朋友[1]热情为我们开门。我拿些零食给她,道了谢,直往前去。

    终于到省道上,我也渐渐宽心,不过此时已经晚上九点,天色渐晚。仿佛就在那一刹那,夜幕陡然降临。距离林芝还有两小时的车程,我们没有减缓速度。经过山火区,道路上堆了大量的枯枝树干、砂泥砾石等。最初我以为是人为遗弃的材料,后来一想,那些枯枝树干不就是被烧毁的森林吗,那些砂泥砾石不正是草木死亡后水土流失形成的吗?

    继续往前,道路上阻碍物越来越多,甚至形成小规模泥石流!我们只得减缓速度,观察通行,树枝砾石在车下跳舞,车子在积水泥浆中摇晃。风声雨声颠簸声,声声刺耳。果然,人类总会为自己的贪婪和歹毒付出代价。

    到卧龙镇,吃了晚饭,再往林芝。到林芝时,已是晚上十二点,同事们都担忧不已。整理了今日的野外资料,洗漱后便睡去。

 

[1] 卡子负责人的孩子,和我们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