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竹影
投稿时间:2019年02月08日 投稿人:情深不言
烈日午后,若是沿着西湖景区的梅灵南路步行,一路上虽有遮蔽之荫,仍恐被似火骄阳所灼伤,杭州的夏日自然不算得凉爽,因而有一处避暑佳地不得不提及,那便是云溪竹径。一路行来,及目远处初现“三聚亭”,此地便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了。云栖竹径起初名为“云栖梵径”,它地处西湖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因北宋乾德五年即公元967年吴越王在此处兴建云栖寺而得名,早在清雍正年间,云栖竹径就被列入“西湖十八景”,相传山中常有五色祥云栖息,故而也引得帝王御迹连连。
离开三聚亭,循着青石板铺陈的幽窄小径,路旁两只欢脱的石麒麟早已在此恭候,含笑迎客了,看它俩的姿态仿佛下一秒即将腾跃而起,飞入云端。竹径入口处伫立着一座清代式样的石制牌坊,门楣上缀以石刻祥云,两旁篆体楹联上书“万竿绿竹参天景,几曲山溪不坠泉”。穿过牌坊,习习凉风送爽,一解方才的溽暑。向前不远处有石碑,碑题乃我国老领导人陈云同志手书的“云栖竹径”四字,绵长地述说着他与此处的不解之缘与喜爱之情。石径两旁万竿高约数丈的翠竹,枝头微垂替行人遮去了大半的烈日阳光,越向内行,人越觉清凉,此时方才悟了那道牌坊的寓意,牌坊的前方是绿竹清净之境,身后是夏日世俗尘嚣,它伫立于此间仿佛是一道界碑,铭刻着出尘与入世的方向,前行一步是空是定是如来,后退一步便是柴是米是烟火。
再往前走上一程,便来到了洗心亭。它始建于明代,经后人改建于1978年,虽非古物,然十分清秀雅致。亭名洗心,以心为重,以洗为要。相传古时有个叫许由的贤士隐居山中,一日友人造访邀其出仕,许由听后慌忙跑至泉边洗耳濯足,许由以山中岁月为清,以世俗生活为浊,成了“洗心”二字的由来。清代诗人陈灿诗云“客到洗心亭子坐,顿教尘虑一时湔”,人世间,清浊两重天,人生须臾不可放松的便是洗心。亭旁有一溪清泉潺潺,于此结潭,泉音叮咚,水色清澈,清爽透凉,于洗心亭畔掬一捧山泉以涤荡身心,眼前只见翠竹森森夹道,耳边只闻鸟鸣悠悠互答,此时此刻体悟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哉。泉水近处,生长着一棵千年枫香古树,高达40米,需三人合抱,它的树冠遮天蔽日,树干苔痕萧疏,树叶郁郁葱葱,及至霜降时节,千年枫香便借取日光,幻化出如彩霞般的红叶,热闹而炫目。偶见游人抱树合影,这一抱仿佛拥入千年的时光在怀中,悄悄地问一声儿:枫香啊,亘长的往昔岁月中你可曾见我经过,那时的我又是什么模样?
一路向北而行至回龙亭,亭内的匾额乃乾隆帝御笔“修篁深处”,回龙亭不远处是双碑亭,相传旧时亭内立有康熙、乾隆御碑各一,因而得名。行至双碑亭后,你会发现绿竹渐渐稀少而代之以古树群,双碑亭北,绿荫掩映之处就是云栖最具特色的遇雨亭。当年康熙帝游览至此恰逢大雨,便索性至亭中欣赏雨中美景,故而得名。亭内立有康熙御碑,诗题:钱江风雨促前旌,竹树缤纷细草萌。夹岸黎元瞻拜切,频施膏泽惬民情。你看,皇帝未曾因雨而扰了半分兴致,转而欣然作诗,这也是一种处世态度啊。另亭柱有联曰:“山深独辟清凉界,竹翠常飞妙鬘云。”清凉界三字不仅道明了云栖的景观特色,又颇具佛教色彩,清凉界在佛教中意为清净无烦恼之境,可谓一语双关。遇雨亭是一座蕴含着很多哲思的建筑,而你我等世俗之人若有幸能在夏日降雨之际,撑着绸伞步入竹林深处,集一壶自竹叶尖滚落的水珠,至亭中煮雨烹竹香,倾泻入杯,大雨客来茶当酒,笑问能饮一杯否?岂不妙哉。待到风雨停驻,彩虹骤至,大步流星地向东去往数百米开外的兜云亭撷取片段彩云,在一呼一吸间,与君共赏这世间无常,又该当是怎样的快哉。
云栖多竹、多亭,一路行来,走走停停,就好似人生,奋发前行有时,阻滞困顿有时,动静相宜、成败相倚方为世间伦常。细细琢磨,一路游览云栖竹径的过程实为参悟,这不仅体现在景点的空间布局上,还因着此处与佛教之间存在着的因缘际会。云栖寺是为其一,寺庙始建于北宋,明代弘治年间因山洪漂没,后至明代隆庆年间,净土宗莲池大师主持重修,于此讲禅净合一之义,引得明贤大儒纷纷前来就教,寺院终得复兴,规模也逐年提升,俨然成为一方修行悟道的大丛林。莲池大师一生在云栖结庐讲经,教化远近,弘扬净土法门,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大师念佛而逝,葬于云栖。莲池大师因弘扬净土宗颇具贡献,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清代康乾时期,云栖寺空前鼎盛,康熙帝、乾隆帝多次前来礼佛并御题匾额,留有不少诗篇。此后云栖寺日渐衰落,至民国年间,因年久失修,终归于尘土。寺院原址今辟为杭州市工人休养所,寺前的冲云楼和舒篁阁也陆续辟为茶室,所谓有盛必有衰,一切皆为轮回,不必嗟叹矣。
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为其二,如今留存于舒篁阁和冲云楼之间的墙壁上。佛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念诵起来朗朗上口,透着浑然天成的美感,感念大师鸠摩罗什的精妙译作,将“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这一佛理形象地呈现给你我红尘中人。
游览云栖,你可以是背着画板来写生的画家,可以是摇着蒲扇躲避溽暑的老人,可以是只为夏日夜间萤火虫而来的顽童,也可以是端着相机捕捉光影魔法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你还可以什么都不是,只是你自己,带着一颗纯粹的心,只为体悟这当下的一花一树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