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诗礼入桃园
投稿时间:2019年02月02日 投稿人:薪淇
古墨寨,茶马古道滇西一路顺宁至大理下关线边缘上的一个古村。古墨寨今名古墨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小村偏居西南边陲一隅,悄无声息简单平凡却又努力生存着 ,其不平凡处是仅清朝年间就考取进士有七人,百户小寨考取功名的比例颇大。近代,因其在诗礼乡治下,远近皆称呼她诗礼古墨。

遥远的村庄
古墨诗礼、诗礼古墨,邑人取名,不论人名亦或地名,皆有专研词源的智慧,人如其名,村也如其名,古墨只因古来此地多出文墨学者故得此雅名。
如今的古墨村已经没了往昔进士及第的辉煌荣耀,却依然保留着诗书礼仪的底蕴。象征的门楣荣光的进士牌匾无踪,“衣食足、知礼仪”的村风遗留于邑人的血脉中。

杀猪饭

忙碌的厨房

吃肉肉
我跟朋友探寻茶马古道,临近年关时来到村里。寻找进士牌匾路过人家大门,院内热腾腾的烟火和热闹人声吸引住我们。流连门口正张望,被一对面貌极像兄妹的主人夫妻热情地招呼了。原来家里杀年猪,全村的人家都来了,我们被款待着。猪肉香、灶柴烟、蒸笼汽萦绕的小院里溢满更浓郁的乡情、亲情、真情。几位年长的妇人看到我忙着拍摄,不时地把各种烹饪方式捯饬熟的猪肉塞进我嘴里,猪肉极香像是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但是咀嚼起来很是费了一把牙力。杀猪饭的拍摄边吃边拍,图片很有些香味。

情人河上水磨坊
古墨村被大山拥抱着,比古墨村人更为古朴的是河边的水磨房。古磨坊群立于村旁小河两岸,青石板为瓦、不规则石垒墙、石条奠基、石块铺路、石板成桥。最早的古磨坊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磨坊跟遗址三十多间,目下可用二十多间,另有碾子坊、榨油坊、造纸坊,还有石桥数座。清冽无垢的情人河,因植被厚实水源被殷殷涵养,湍急亦可见底,小雨婆娑、大雨倾盆的季节里,并无半点泥沙污浊。

人约黄昏后
悠悠灵性情人河流经古墨村,将村寨一分为二。情人河,多美好的名字,到了此处全然没有悲情故事、没有凄美传说,只因着姑娘小伙常到此约会而得名,那些美妙人儿河边唱歌、对调、牵手,诉说与河水一样清纯欢畅、源远流长的情爱。
情人河滋养着古墨人,他们依水而居、因水相爱、引水推磨。水磨房以水为动力,巨石雕凿成磨盘,将农作物碾成粉状方便食用。整个水磨坊是青石板砌成水渠、石头砌墙的磨坊、石头砌成的畜圈、石头砌成的隐蔽处组成。水磨坊的保存虽然对于研究农耕文化,研究传统米面加工、榨油工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但是更说着天地恩赐,人们臣服自然顺应山河,方能安居乐业的寒暑篇章。

跟石头玩耍的女孩
水磨坊看守人家有老有少,距孑遗的古墨寨门最近的一家是夫妻俩带着两个女儿在守磨。小女儿有些小独立小个性,不像姐姐一样腻在妈妈身边,独自津津有味的玩小石头。远离喧嚣的古墨世界里,石头宠爱的邑人,邑人爱恋着石头,他们与石头为伴,日日夜夜生活在石头里,石头为他们挡风遮雨抗寒拒热。每每经过磨坊,听见水声轰鸣中石头相磨吱呀声不清脆也不暗哑,坚定地规律的响着,不争水声、不惧水声。

斗笠顶古磨坊
造型最靓的斗笠顶磨坊里,老妇人叫住要拍摄完小憩的水磨要离开的我。急急地去石屋外打开简单木质水闸,随着水流顺着木水槽的冲入,石磨先缓再快的转动起来。人工水渠随地势起伏平缓,水磨启动渠中水势顿缓,水磨停歇屋外瀑布叠叠。

废弃磨坊
废弃的磨坊,屋顶的青石板瓦有些颓汜了,点点光透过碎片撒在两盘石磨上,光斑似笔锋、圆石似竹简镌刻着岁月沧桑风雨有声。磨坊外人工造就的引水渠已经干涸,铺砌青石板上绿苔已老,呈深褐色,闸口旁的石堆里长出的灌木枝叶枯萎了。那些正在工作的水磨附近植物生长茂盛,被弃磨坊周遭就有几分萎靡、几分寂寥、几分荒芜。
沿河边石头路去村有些远的地方,一幢倒塌了围墙的房屋在转角处,院内长满了比人还高的野草,地上散落的残瓦、碎木泄露着曾经的考究跟精致,与村里其他古拙的石头屋颇为不同。主人家在大门上落了锁,保护着曾经的家园最后尊严。

磨坊院

磨坊院

七十六岁独自守磨的老人
顺着水流清畅人工渠,一座又座水磨坊相连,磨坊造型各异、功能相同。清晨,傍晚我多次路过一位七十六岁妇人守护的水磨坊,在老人邀请下进磨坊喝水休息。老人自述二十岁磨坊始建开始守磨坊,磨石运转工作五十多年,她没离开过。儿子成家后屡屡要接她离开,但是老人握空拳轻捶胸口告诉我:“我走了,就没人守磨了。”五十年的坚守,没有丰功伟绩、不是惊心动魄,无需着书立说,渺小平凡普通寻常。只是、只是我一瞬间视线有些模糊,可能是老人做简陋早饭的柴烟熏得泪出。简单贫陋石屋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再无它物,一只碧眼黑猫依偎着老人。离开时,一院子的小鸡在脚下窜来窜去,老人饲养的大猪哼哼唧唧吃的香甜。老磨坊并不孤单,有人甘愿为她付出了青春年华,付出了一生好时光。

枝舞
河畔生长着核桃树,邑人告诉最早核桃树是自生自长的,待大人孩子发现野核桃非常好吃后,开始在磨坊边、情人河旁种植。腰身粗壮的核桃树已百岁以上,中间夹杂着年轻小树也有几十岁树龄了。老干虬枝于石块小路上、潺潺流水上,青石板屋顶上勾勒着无法人工为之的造型,似飞龙在天,似寒梅未着,似恋人牵手,似稚子追逐,似梵高作画,似李白醉酒。春夏叶儿成荫,秋来果儿累累,而冬来落叶后枝干的苍凉跟历史厚重感更有不可比拟的魅力,像极了繁华过后的古墨,在大山深处在红尘之外无争无波生息着。

炊烟起我在晨曦里等你

耶稣光照
晨曦微明、暮色四合袅袅炊烟升起,那远远望去像是仙女绕身丝带般的路上,间或有车过,接着归于宁静。淡淡轻雾中偶有耶稣光照在梯田中,于是那绿就更青翠了,像是被耶稣亲吻过。

休憩中的磨坊
水磨坊,前辈给予后辈的财宝;茶马古道,先贤留下的文化传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树新栽一地青苍一支虬舞;诗礼古墨正在把过往、现在、未来缓缓道白。

朝阳

放牧

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