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于岁月的一方天地——大同土林
投稿时间:2019年02月01日 投稿人:Gaspard
大同土林又名“石板沟”,位于大同市云州区杜庄村,处在桑干河畔大同盆地的边缘,方圆一公里,南北绵延三公里。通常需要包车或拼车才能前往。与闻名遐迩的昆明石林不同,土林是由土状堆积物塑造的一种成群的柱状地形,是在干燥气候以及地面相对抬升的环境下,历经雨水的冲刷而形成的地形。
在历史上,土林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800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在冰水沉积后形成的砂砾层经过时间的推移成岩硬化,随后又受到新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形成巨大的裂缝,而后经过日积月累的雨水冲刷,从而分裂成一个个土岭、土柱,也就有了今天的土林。土林是水土流失的产物,但更是水土流失的艺术结晶。这种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为大同这座城市更添上了一抹岁月的光辉。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大同土林吧。

“手掌”型土柱
观赏大同土林最好的时间是清晨或者傍晚。当晨光或夕阳斜射到斑斓的黄土上时,世间一切其他的事物便都会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我选择了傍晚前往大同土林,以便能欣赏到土林如火似焰的日落。我到达时,景区内游人稀少,太阳也还没有完全沉入地平线,我也趁此机尽快地熟悉了地形,并为它拍了一张“肖像照”。

“扎根”于大地的“森林”
在土林的另一侧,有一大片金黄色的芦苇。每当微风拂过,阵阵芦苇荡于其中,恰似平静湖面上泛起的波涛。越往土林深处走,越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然四周没有一丝绿意,但是土柱上相间的黛白色、赤黄色却为我演绎出另一番不同寻常的美。站在土崖边,我似乎能感受到奇形异状的黄土地形向我诉说着什么,像是岁月在这里留下的故事,像是人们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又像是自然在这里留下的感动。

微风下的“碧波”

缤纷的土林
时间在这里似乎流逝的很慢,几千万年才造就了这样的景象;时间在这里似乎流逝的又很快,转眼间夕阳就已经沉入地平线。随着夕阳落下,土林也像燃烧的余晖一般被旺盛的生命力点燃。只见有的遗世独立,有的猛兽欲起,有的一柱擎天,有的连绵不绝。土峰、土岭、土崖、土柱分别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像是争艳的百花,绽放于火红的落日之下。

土林“全景”
生命的维度在这里似乎被拉长,只剩黄土与时间为伴。然后在这方天地中,向我们展现着它怒放的生命。

在夕阳下“绽放”的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