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南极


投稿时间:2019年01月21日 投稿人:2008connie2008

当极地抗冰探险船“海精灵号”越来越靠近世界最南的港口--乌斯怀亚,岸上的景物由模糊渐渐变得清晰,我意识到,为时十天的南极探险之旅,终于不留遗憾地画上完满的句号!那一颗曾经被眼前景色俘虏的心,依然留在那片纯净而美妙的南极净土上。有梦想真好啊,万一实现呢!

魂牵梦絮的南极之旅,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出发,穿越三百多公里的德雷克海峡,到达南极大陆,最南抵达南纬64°53',总航程1740海里(约3222公里)。尽管遇上了夏季少见的德雷克海峡黑色风暴,被迫推迟一天穿越海峡。但在专业探险团队的精心策划和带领下,我们还是完美地进行了七次登陆,洋基湾、有用岛、纳克港、天堂湾、布朗断崖、乔治王岛、半月岛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拜访了阿根廷科考站、波兰科考站;巡游了欺骗岛、威廉敏娜湾和南极海峡。在冰雪世界里见识了金图、帽带、 阿德利企鹅,还有豹海豹、象海豹、食蟹海豹、威德尔海豹,各种海鸟如贼鸥、蓝眼鸬鹚、岬海燕、鞘嘴鸥、黑眉信天翁,以及座头鲸。

 

 

 


推迟一天出发其实很幸运的,听说比我们早二天出发的乌斯怀亚号探险船,行驶至第二天时遇上了黑色风暴,躲无可躲了只能硬闯,由于船体的剧烈颠簸,导致一名游客不幸摔倒身体多处骨折,后来送到一个科考站等待直升机的紧急救援,其他人的登陆探险也耽误了。

在南极巡游的第六天也就是2017年12月11日,原计划上午登陆古尔丁岛,可惜当时风大、浪高、雨雪交加,并且能见度低,只好放弃。下午登陆布朗断崖,我坐在冲锋艇靠船头的位置,一个大浪过来整个人从头淋到脚,幸亏那身武装到牙齿的防水装备才不至于淋湿身体及相机。成功登陆后,我才发现风实在太大了,吹到人都站不稳,我们一船十人加上探险队长和翻译,紧紧地围成一圈靠在一起,探险队长吩咐了我们的活动范围和最后一班回去的时间然后解散活动。

每一次到达登陆地点的海域附近,探险队员们都会先登陆实地查看,划出活动范围,交叉两支红旗以外的地方禁止踏入,以确保安全。我们必须按照规定从两支红旗的距离之间直线行走,以防不测。有些冰川非常活跃,碎落的冰块随时可以激起巨浪将人冲走,有时登陆后不能在海滩停留。南极气候时而狂风、时而细雨、时而鹅毛大雪,变化莫测。每一次成功的登陆,大多数时候迎接我们的都是大风及雨雪交加,考验我们的体能和意志。南极公约规定每船每次登陆不可超过100人,我们全船114位游客,16人泛舟,其余98位可以同时登陆。

从计划去南极开始,让人望而生畏的德雷克海峡晕船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马克•吐温说过“开始,晕船实在太难受了,你害怕你会死掉。后来,晕船实在太难受了,你害怕你死不了。”可见这晕船真不是浪得虚名。德雷克海峡是通往南极的必经水道,海峡会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的所有狂风巨浪,即便是万吨巨轮,也颠簸得像一片无助的树叶。这常年狂风巨浪肆虐的海峡,历史上曾让不少船只在此葬身海底。所有想闯进南极这片神秘净土的人们,都必须经受狂风巨浪所带来的晕船考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完善的天文预测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海峡未来几天的情况,尽量避开狂风巨浪或者绕航,大大提高了穿越海峡的安全性,使普通游客造访南极成为可能。

穿越德雷克海峡的二天时间,个人感觉比预期要轻松一些。如果说德雷克海峡风暴最高级为黑色十级,那去程我们穿越海峡的风浪只能算二级至三级,小菜一碟。当晚吃了晕船药后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可以去餐厅吃早餐,不过也是扶着两边栏杆东摇西晃前行,只顾得站稳,盛食品的盘子也只好请服务生代劳。吃饱喝足又一歪一歪回房间继续躺下休息,一天三顿也没落下。不过楼梯、走廊各处挂满了呕吐用袋,早上的餐厅还是鲜有人光顾。回程比去程大浪了很多起码有四级至五级,躺在床上摇晃的感觉很明显,浪高近十米、风力近十二级。我所住的二层在大浪打过来时,船的倾侧使房间瞬间漆黑一片,仿佛置身在大海深处。但有了去程对风浪的认识,我干脆不吃晕船药,体验一下摇晃的感觉,其实吃药与不吃药差不多,胃口也蛮不错。船上的餐饮值得点赞,回味丰盛的美食,耳边仿佛又传来了亲切而并不标准的中文“早上好,亲爱的,开饭了,好胃口,谢谢你!”,那是餐厅经理的开饭广播。过海峡期间安排的一个讲座被取消了,原因是主讲的探险队员晕船;后来中文翻译也晕船了,没有及时休息坚持工作所致。

有人说穿越海峡时风浪大,能起来去餐厅吃早餐的就是英雄,我个人觉得敢去露营的才是真英雄。可以想像一下,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自己动手挖一个雪坑,然后把自己藏进去,躺在一个仅够容纳一个人的睡袋里,仰望天边繁星闪烁,雪花一片一片地洒落下来轻轻地亲吻脸庞,那种感觉一定美妙而浪漫!由衷地向各位露营的帅哥美女致敬啊!(注:引用团友一张露营图片,致谢)

 

 


有个小插曲,原计划晩上八点他们就乘冲锋艇去天堂湾蕾丝岛登陆露营,由于水道上浮冰太多冲锋艇无法前行,只好另外再找可以通行的水道,露营晚了一小时。实在很敬佩他们的勇气,我跑到三层甲板去给他们送行,祝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睡一个好觉、做一个好梦!

不得不提船上的另一项刺激活动--跳水,能一跃跳入南极冰冷的海水,不是一般的勇气啊!船上114位游客来自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有50多名勇者一跃而下,其中有3名工作人员,讲中文者超过20名。我的同室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不会游泳。我深信,鼓起勇气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一位参加了露营和跳水的团友说,两者相比宁可跳水一跃而下冰冷一下就过去,露营挖坑、埋坑,漫漫长夜、生无可恋的感觉够折腾人。其实能在南极挖过一次坑、跳过一次海也非常难得,人生何尝不就是不断折腾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

船上有小型健身房、图书馆、小商店,三楼会客室有毎日总结、各种分享会及电影。四楼会客室有捷克钢琴演奏师的精彩演奏,24小时茶水和曲奇供应,天气睛好时还会在甲板上进行下午茶。在船上的日子过得挺快乐,不时有惊喜。有时在用餐时忽然传来发现鲸鱼的广播,餐厅里的人们一下子整齐地站起来,转身回房间拿外套及相机,然后蜂拥至甲板,行动是那样一致,留给餐厅一片狼藉。

夏季的南极,基本都是极昼。晚上九点多远处的雪峰渐渐染上一层薄薄的红晕,并不耀眼,由淡至浓,又由浓至淡。凌晨三点太阳冉冉升起,听领队说天气晴好时可以看到日照金山。我是个善睡的人,只欣赏过一次日落,日出时分基本都在梦乡中。

每次,当冲锋艇离开登陆地点驶向我们的老巢时,我都情不自禁地向企鹅们挥手作别,再见了!最后,当我们真的要离开这片纯净而美妙的净土时,也只好依依不舍的道声,再见,南极!我只是匆匆过客。

 


其实有些地方我们只会去一次,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将经历过的思绪放入行囊带回家,然后,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回忆!或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诗和远方的最完美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