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在重庆


投稿时间:2018年12月11日 投稿人:彭怀月

丹霞地貌在重庆

 

    “丹霞”一词,最早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意为天上的彩霞,以此来命名地貌,未见其景,已知其美。相比于喀斯特的名满天下,丹霞地貌着实有些低调,甚至许多人从未听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地理景观,能拥有如此迷人的名字呢?

      在汉语字典中“丹”代表红色,顾名思义,拥有鲜艳的红色岩层是丹霞地貌给人的最初印象,古人更赞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经过流水、风化等外力作用,红色岩层被塑造成各种形态,“顶平(斜)、身陡、麓缓”,成为丹霞地貌最基本的组合特征。不过,与喀斯特地貌的命名不同,丹霞地貌是中国人自己命名的地貌,并在全世界得到了认可。犹如体育比赛,只有做到了极致,才会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这无疑是我们的骄傲。

重庆何处有丹霞?

       丹霞地貌在世界多地均有发现,以中国分布最广。地处西南的重庆,尽管喀斯特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但丹霞在这片土地上,依旧有着相当精彩的呈现。

       据黄进、齐德利等学者研究调查,截止2015年底,重庆全市共发现有丹霞地貌26处,位居全国前列。(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丹霞地貌分布》)尤其是市域南部的綦江、江津等地,原为古巴蜀湖的一部分,良好的内陆湖盆环境,使这里沉积了厚达上千米的红层。后来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受到挤压,地层迅速抬升,巨厚红层暴露地表,开始接受外力的塑形,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了重庆丹霞地貌发育最好、特色最典型之处,并与邻近的贵州赤水、四川叙永等地一同构成了中国最大的丹霞分布区。

重庆丹霞地貌分布图 制图:张洵

       如綦江的老瀛山,平均海拔不过900余米,在大山大水的重庆并不起眼,但它却有一个响亮的称号——重庆的红色处女地。老瀛山的秘密,在于不大的范围内,丹霞地貌在这里呈现出各种形态,柱状、曲面状、三角状……几乎所有的丹霞地貌样式,都能在此找到对应之处,可谓集丹霞之大成,冠绝西南。

集丹霞之大成的綦江老瀛山

      重庆的丹霞到处“留情”,谁也没想到,在喀斯特最为典型的渝东南,竟然也隐藏着绝色的丹霞景观。酉阳小河镇的松坡,褐红色的山体拔地而起,似万马归。朝、如轿夫抬轿,仪态万千,丹霞和喀斯特两种地貌,在此相汇交融,堪称奇观

 重庆丹霞的关键词

A 青年

      这里的“青年”,指的是丹霞的年岁,和人的生命进程相似,丹霞地貌也分为青年、壮年和老年。重庆的丹霞,多呈山原峡谷、窄脊高岭的样貌,从丹霞的演化进程来看,正属于个性极强的青年时期,富有朝气与活力。

       内力作用构成地表大形态后,外力开始精雕细琢粗糙的外观,流水沿着岩层的垂直节理下切,孕育了众多“V”形丹霞深谷。与此同时,红色悬崖也渐渐形成,高差往往达数百米,地势起伏巨大,充满原始的力量。

 

处于青年时期的重庆丹霞地貌

       位于綦江城区西南的古剑山,因山势如剑指云而得名。站在古剑山最高峰鸡公嘴环顾四周,皆为百丈悬崖峭壁,其下为蜿蜒曲折的清溪河,上千米的落差,更显山体的突兀耸立,窄而陡的山脊,宛若游龙,翱向天际。

如剑指云、山势险峻的古剑山

处于青年时期的重庆丹霞,记录了地球演化的一段痕迹,是西南地区大地运动的缩影,也成为讲述中国丹霞故事的重要现场。

 

B 环崖

      “环崖”指的是丹霞之形态。一个个不闭合的环形山体,像一张立着的纸片,两边受力弯曲成“C”字形。重庆丹霞多发育有环崖,这些环崖直径通常达数百米,平面闭合度可达200°—300°。一道道赤壁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山体不断间歇性抬升,形成多级陡崖,原本在此流淌的河流,跌落为瀑布。河流对两岸进行侧向侵蚀,向两边拓展,再加上溯源侵蚀,以河流为中心的崖璧渐渐后退,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崖璧变得光滑明亮、异常红艳,环崖也由此而成。

       重庆环崖丹霞的神奇,以江津四面山的土地岩为代表。该处环崖宽163米、高56米,形态优美,体制巨大,颜色深浅不一的岩石,经过天然风化与侵蚀后随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抽象图案。这些神秘的“壁画”,是大自然留下的抽象派艺术杰作,也是历史与自然,自然与艺术的完美邂逅。

被誉为“亚洲第一岩”的四面山土地岩,其上自然形成有各类岩画

      在土地岩周边,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环崖分布。在当地居民眼中它们形态各异,又被赋予了独特的烟火味,像羊圈的环崖称为“羊圈岩”,似座椅的环崖便是“椅子山”,如锣鼓的环崖叫做“锣锅岩”,此中的妙趣横生,是人与丹霞的感情故事。

形态各异的环崖

C 跌水

     “跌水”指的是丹霞之组合。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把跌水称之为瀑布,这种不常见的景观,频繁出现在重庆的丹霞中,成为了重庆丹霞的一个符号。

       平地流淌的众多溪流,到了环崖处已无去路,在赤红的绝壁上纵身一跃,便化作了白练腾空的瀑布。跌水丹霞在江津四面山地区表现最为出众,这里共有瀑布百余挂,高差超过80米的就有上十处,悬幡岩瀑布、水口寺瀑布、鸳鸯瀑布......一处处都是最美的重庆山水。

跌水与丹霞完美搭配的水口寺瀑布

        望乡台瀑布高150多米,如银河飞落、蔚为壮观,身后是一片弧形丹霞环崖鲜艳而光滑的崖壁,在瀑布水汽的滋润下,愈发灿烂明媚,古人口中的云霞之色,变为现实中的非常之景。

 

素有“华夏第一高瀑”之称的望乡台瀑布

造化钟神秀,再远处看,望乡台的赤壁和白瀑,竟与周围青翠森林一起,又形成了一颗天然的“赤子之心”。

另一个角度的望乡台瀑布,被誉为“天下第一心”

     大美重庆,致山川之广大,尽丹霞之精微,处处是美而美不胜收,景景皆美而美不尽言。可谓多彩,是为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