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清规 百丈春秋


投稿时间:2018年08月30日 投稿人:liubig

我记事起正是文革结束那年生病一月之久,父亲与伯父三更半夜拿着手电简翻山越岭到四十公里外百丈,乞包茶喝希望求得平安.可见在疯狂文革时代百丈在江西修水奉新铜鼓湖南浏阳等地区依然在百姓家精神上渴望安慰.

九三年清明时节路过百丈顺便进去看下,想不到竟然一片沼泽地几间土房破瓦小庙而以.奇怪是有几个僧侣在颂经村民介绍还是日本过来祭拜.在我们附近县普通民众认为百丈寺就是小寺庙,虽说过去有过高大上只不过传说.九四年五月去西安火车上偶遇释家人座在一排,谈起修水黄龙寺再到庐山东林寺微微点头一笑,又说我们附近地区小寺庙百丈寺为什么日本僧人会来祭拜时?他大惊说道,可以不知名山大川寺院但不能不知北方白马寺南方百丈寺!可见百丈寺在他心中地位.

回老家过完年后正月初三母亲说要去百丈寺烧柱清香以谢神保佑过去一年平安.上午翻找过去拍摄百丈寺照片对照变化继续拍可惜全丢失,下午开车带母亲老婆去百丈寺还愿顺便再拍摄苍伤今貌,变化之大大过我想象!进入百丈寺看见两僧人神采奕奕谈笑风生不知是节日喜庆感染还是开悟后心结打开,更不知挥手打招呼还是不要拍摄他俩?

手持法器,陌视人世尘事一阵清风飘去课堂,朱色长廊记透了他们芳菲年华背影印鉴了他们智慧过渡.

课堂之后用手机了解外面世界变幻,信息时代僧人也要跟随着使用工具,我们也要理解不同年代寺院变革.,手机当然也是少不了日用品.

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多数人到寺院表态愿望,每年正月初一很多寺院挤得头破血流烧第一柱香,也有地方以捐赠多少获得.

寻春探春何处无春 见佛拜佛自心是佛 好春联天下同春,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华严经上讲,十法界依正庄严 ,唯心所见.信佛人在自我迷茫中怎能找到佛?人心简单善良少些欲望,心性清净自己就是佛也.

拍摄时是正月初三下午打工经商回乡人络绎不绝烧香拜佛,僧人不停清理烛火烟灰,粗衣上多处烧洞手掌上新旧烫痕满面慈笑.

龙凤呈祥无意按下快门却发现这张有趣照片,盘龙凝视火中涅盘归来吐着心形火焰凤凰,也在明示百丈古寺新生!

大雄山百丈古禅寺三足鼎空阁纹,善男信女们淘出硬币都想一显神手砸到里面,在各大寺院水中洞里等都有层层硬币,丢硬币人自己也不解为何?

在几朵红梅艳引诱下,一家人在清静庭院散步,放缓匆匆的脚步,冷静一下焦灼的目光,放松一会儿忐忑的心情,关注那些被我们束之高阁的角落春色,亦如我们本应安静的心灵。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诗意顿时涌现. 深色仿古建筑作背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古寺 雪 红梅 焚香诵诗作画古今也只有中国文人是对此景追求境意.

夏末初秋回乡办事再拍摄百丈寺,准备是几年记录四季变化无奈中美贸易之争端受损经济无力负担,二是佛教多事之秋网上有人叩问各大寺院为敛拢财富是否放弃信仰?我不是佛教徒,拍摄百丈寺意图他就在我家乡附近.

炎热下躲在阴凉处卖香附近村民们.百丈寺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着名佛教禅宗古寺庙之一。地处江西省修水、铜鼓、宜丰、奉新四县交界的赣西北山区,新寺院总占地面积约1200亩.

唐大历间(766-778),由乡绅甘贞创建,初名为“乡导庵”。当时唐朝极度盛行佛教,倡导因果轮回。佛教为当时“国教”。后延请大智禅师怀海在此住持修行,遂改名为“百丈寺”. 2004年百岁高龄本焕长老集亿元善款重建百丈寺祖庭,2009年9月顺利告竣,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2011年8月31日举行了开光庆典.

进大门立着两尊天王,能传令众生,护持佛法,增长善根,增长天王和右持宝伞制服魔众多闻天王又名施财天,配上线条柔软墩煌飞天壁画刚柔并列特有创新.

现在百丈寺仿唐朝宫殿建筑风格, 穿过天王殿就到了佛教寺院中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供奉的三世佛像: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末来世弥勒佛,俗称“竖三世佛”或“三时佛”。

供奉在佛寺大雄宝殿内东西两侧是,在世时常随释尊说法度弟子众多,声闻弟子中着名者有十人。

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我国,在漫长的2000多年历史中与儒家文化融合,随着国人了解的深入对民间的影响不断扩大接受, 雕塑也逐步本土化审美形象.

虔诚拜佛并不是让佛过来满足自己愿望,而是要忏悔内心烦恼欲望改变自己的心态,百丈寺大雄宝殿不许烧香点蜡烛之类,只能在佛祖前忏悔.

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

沿着清澈小溪可见弯桥下,垂柳下几块石头涓涓流水声, 静谧的深林翠竹回归平静不是孤独.

寺院一角荫蔽在树林中,初秋蝉鸣鸟叫, 也有悲寒蝉凄切者,悟蝉之禅意。

枫叶已红,杏树渐变金黄,百丈寺海拔1200多米北纬N28°41′29.91″ 东经E114°50′1.76,属赣西北九岭山的分支及余脉,四时气候凉寒秋色也就来得早.

大雄山远看似一尊卧佛,山峰平整文雅,树木葱秀, 云雾四季缠绕, 不象名山危崖突兀怪石磋峨样式,适合中国文人中庸之道审美情趣.

春夏季山中变化莫测, 雨晴不定,阳光从云彩空隙照射在山冈这片平坦寺院周围.

释迦牟尼成道后收僧俗男女弟子,根据当时僧伽和居士的地位、职责等作了相应的规定,自古以来居士对寺院影响颇大一般多社会名流学者富商巨贾,柳宗元、黄庭坚、苏轼、周敦颐等也曾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

过去百丈寺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之说,历经朝代更替时曾多遭损毁,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焚毁百丈寺最严重一次,文革时期又彻底损毁仅有遗迹.

法堂藏经楼明显大唐盛世风,站立楼下气势磅礴把人镇住让人烦躁心就领会了禅意宁静.

龙在古代不能随意装饰,从百丈寺走出过李忱也就是唐宣宗. 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 历史上把这时期称为“大中之治”。

寺院主体工程气势恢宏,灰墙琉瓦飞檐翘角 处处显出这座深山古刹的仿唐气魄和厚重历史。

这次拍摄记录取, 不见正月来时殿门边拥满了烧香拜佛的信徒和游客,只有殿内梵音木鱼声声扣人心弦与飘出的袅袅檀香,感觉到信仰是永恒的、智慧的根本。

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虔诚, 人类不相信因果报应,以至于变得对自然也就是无所畏惧,法律可以约束人们行为准则内心兽性只有信仰才能转化对明天世界美好愿望实现.

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既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 冥昩.百丈清规 法器.鸣钟击鼓是寺院的一大特征, 楞严经 载:“阿难,汝更听此祗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佛教禅宗至唐时形成南北宗两个派别, 北宗主张“渐悟”说,南宗主张“顿悟”说,北宗较多地受印度传统“禅法”的影响,南宗则完成了从“禅学”向“禅宗”的过渡。佛教的另一大影响体现在茶文化上,呷[xiā]茶(本地话)悟道典故就出自百丈寺.

佛教受文人们亲睐尊崇之一书画艺术渗透,透过形的色去体会到无形的空.古代中国文人书画大家如怀素,巨然,法常,渐江,髡残,八大,原济等隐遁寺庙,依附佛门寄情于书画造就一座座艺术高峰!

陆游《贫居》诗:“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黄宗羲《申自然传》:“居无定所,野店僧寮,匡牀布被之外,更无长物。”一花一草 , 一僧一被, 围栏幽窗,无尘清净。

天王殿是道场一进门第一个见面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以笑脸接引众生,大肚表示包容体谅。百丈寺天王殿是过去存留老建筑但时间也过几十年,本地人叫老寺院.缘遇师傅带我拍摄,殿内有高僧闭关修行没有拍到历史遗址.

以木雕成鱼形,悬之于佛寺,于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玄奘大师告曰. 木鱼有两种一种为圆形,念经时敲 以调音节, 另外种是长形,悬于寺院斋堂之前,朝、中二时粥饭击之,禅僧呼之为梆。

斋堂出来到后山景区,零零落落有些游客到访.

佛教印度传入中国后, 大智怀海禅师破除了部分不适合本土化理论规定僧人不劳动,使中国僧众自食其力生活方式得到官方与民间认可,为以后佛教在中国社会融合发展垫下坚实基础.

上山小路边种植季节性蔬菜瓜果,路过这种上世纪当地百姓自发修筑土砖瓦结合房屋,新旧百丈寺一览眼前.

修水奉新铜鼓宜丰交界处无竹不成山,百丈寺周围以竹为伴,同时也是可告诫修行者,万般皆虚妄,要常怀 “空”心!

百丈寺东西北三面倚山,寺院居中从道家风水讲呈太师椅之势,唐朝也有宗教传入中国但它们缺少关键性人物,接受本土儒学道家观念.

面对寺院左边弯桥流水右面小村农舍人家,田园绿野稻香数里.

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今人一定能从教训中找到因果, 方可做到以古为鉴得知兴败关系。观现在小到偏僻村庄大到繁华都市大兴土木建筑豪华庙宇寺院, 有些城市几十亿建没有人文历史意义价值寺院,少人捐款建学校让打工人骨肉分离,这也是佛祖不想看到!不破不立与时俱进,百丈寺过去辉煌, 怀海禅师敢于大胆进行教规改革精神值得现在僧人去学习超越!

竹石流泉,老干新篁簇拥在百丈寺后山, 他千年传奇故事正如竹样风尚.借助苏轼 墨君堂记 表达: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俱.

佛教禅宗里流入邪僻,没有悟道而妄称开悟” 禅法”.怀海禅师在百丈山开堂说法,点化一野狐而得名。人们将没有真正悟达禅境却自以为因果者,都称作“野狐禅”。

“龙蟠石”,位于百丈寺后山,相传是怀海禅师常在此石上坐禅,因禅门将有真正道行的修行者称为“龙象之才”,把它称为“龙蟠石”,唐宣宗也常在此参禅打坐。

天下清规 是从适应中国的民生实际有意识的,自成体系的管理模式。天下清规 是在当今各式各样寺院僧侣负面新闻中更要继承研究发展,还佛门纯洁僧人清静清规戒律! 天下清规 是以慈悲为根本,立足服务为信徒精神依托,滋润人民幸福生活方式! 天下清规 是佛教禅宗在中国历久得以发展法器宝典之一!天下清规 是百丈寺在民众中树立一座伟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