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镇——震泽
投稿时间:2018年07月26日 投稿人:薪淇
阳光透过紫藤的藤蔓枝叶,斑斑点点的在花石铺地上、美人靠上说着故事。我放下重重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包,身心放松依偎在五月水乡不热烈不冷漠的阳光里。

鉏经园的美人靠

四面厅

鉏经园
鉏经园内美人靠上独坐,听的见老藤液汁流动,鸟儿轻柔低唱似怕惊扰袖珍园林的安谧。水乡小镇、微商大宅内多美人靠。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学名“鹅颈椅”,制式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超长木椅,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文震亨《长物志》第一章有描述。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腰背被托撑的十分舒适,是古人研究人体力学的器物表现。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侧,休憩之外,也是建筑外的美丽装饰,那如同擦拭过的镜面般河水倒影着慵懒娇嗔的美人跟美人靠,会不会美呆河鱼忘记游,艳羡的鸟儿不知拍翅膀。水乡小镇廊下美人靠多闲情,徽商大宅天井美人靠多幽怨,鉏经园的美人靠却是敬老孝道的实物。
鉏经园,是师俭堂主人送给母亲的生日贺礼。四百平米的小园被誉为“江南园林中最精巧的一个”,鉏,即是锄,“鉏经”取自《汉书·儿宽传》“带经而鉏”。儿宽常把经籍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锄禾兼锄经。
太湖石假山之上,半亭曰梅花亭,老干虬枝的梅树在侧,园中另有紫藤、枇杷和桂花树,那桂树,树叶扶疏,树身斑驳,据说是师俭堂主人徐永昭亲手所植,百年树龄。“梅花香自苦寒来,”“蟾宫折桂”梅花、桂树隐喻着主人的读书科举出仕思想;“柯叠黄金丸”,枇杷果实如累累黄金丸,饱含财富和子嗣昌盛预兆;紫藤在绵绵吴中大地上根植由来已久,“紫气东来”祥瑞降临,早春串串玲珑花淡淡清香,是姑苏园林里常见景致。
小小鉏经园,假山玲珑、梅亭别致、树木葱郁、游廊逶迤,四面厅四方景不同,平实无饰的墙角光影透过叶儿在灰白老墙上绘画,益寿轩漆雕格扇窗,裙板雕刻名家书画身价不菲。江南古典园林中的重要元素,这里一样不差少,只是设计者极尽心思安排以小见大,以巧取胜,讲究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工夫。

徐家米行
鉏经园在师俭堂第五进院落东部。师俭堂共六进院落。南一进是河埠码头、接着是仓房、铺面、宝塔街,以街为界南商北宅,三进院落宅门门厅、进而大厅、 楼厅、最北端深处是内宅,建筑街中建宅,宅内含街,中轴布局东西对应规整,整个建筑群精美庞大,反映晚清水乡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征,诠释“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邃神秘。于宅院中建有石板街,既有为自家商铺前门泊舟后门行车的考量,也考虑到街坊四邻出入方便,两边各有拱券门东为仁安坊,有求仁得仁、四季平安的隐喻;西为仁里坊,说着徐家睦邻的善意跟温良。

晨中仁里坊
微雨清晨的宝塔街,邑人买菜回家、上工上学。街尽头的慈云宝塔在烟雨中迷离仙灵,亦真亦幻。慈云塔辟邪纳福,震泽风水宝地,宝地中的中心就是徐家。

码头

米行
徐家发达于清代中期。届时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苏州一带桑、棉,粮开始兴隆起来。震泽乡下全是蚕桑专业户,镇上多的是丝经行。恒懋昶丝经行是徐家的主产业,可惜失落在时间的长河里。当年位次稍逊的大顺米行虽字迹剥落却依然作为游船码头使用着。河埠厚重大方青石修砌,经得起大宗米粮重物的倾轧,仓房内青砖铺地防潮,百年后的阳光洒在旧日的地面上,述说着光阴已过隙。仓房铺面左右是眉毛天井,像是美人的两弯峨眉。

三进院落大门
临宝塔街而建住宅门厅,木雕门楼阔四米,三根月梁雕刻精美,说着状元及第、诸葛亮与刘备、福禄寿禧的故事。还大胆的雕刻了云龙图案,不知道是不是得了皇帝的特许。

轩廊被毁坏的木雕
第四进的主大厅。两侧经轩廊通厢房,堂厅用料粗大,制作精细,结构严谨,是此组建筑群的精华所在。厅内有匾额楷书“师俭堂”。轩廊上雕刻精美的人物头面,皆尽被毁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
师俭堂堂名据说是教诲后代崇尚节俭,只是以我短浅目力能见的地方师俭堂跟俭字关系实在不大,内宅使用大量的繁复精细雕饰,木雕、磨砖、泥塑、石刻、漆雕等都用上了,却相宜得当没有丝微堆砌臃肿的感觉。雕刻技法采用了混雕、剔地雕、漏雕、线雕等多种形式,一个图案中有时用几种刻法,边角、铺墁极为考究,门窗雕刻纹饰力求尽善尽美,梁柱用料身世具为不凡极粗壮有力,门楼砖雕毫无雷同,就连木地板下的龙骨间也填满了厚达一尺的蚌壳,据悉此等防潮处理为江南地区唯一,打磨整齐大块条石错缝砌筑垫脚铺地。地势高度从第一进至第六进缓缓抬升,前后高差约一尺半,六进马头墙亦一堵高于一堵,顺应“步步高升”之古谚。栗色门窗、褐色家什、黑色梁柱、青色小砖、白色墙壁、黛色瓦当极素极内敛,却挡不住富贵之气丝丝泄露。

步步高升
徐家当年有徐半镇之称,震泽镇铺面丝经生意半数是徐家的。徐家日进斗金同时广施义举、救苦扶贫。道光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打开了五个通商口岸,其中之一是距震泽不远的上海。震泽的丝绸再也不必远赴广州出洋。吱呀几声摇去上海滩载满丝绸的农家小舟,卸下丝绸后载回的是一船船白花花的银两,徐氏的资本此刻更为急速的集聚。道光二十九年江南水患,应了人祸天灾不分离定律,徐家十二代祖徐学健挺身赈灾,收敛埋葬千余具水害尸身,开仓施粥,收养孤儿。

頔塘河穿镇而过
不知是頔塘河的阔朗造就徐氏的宽厚坦荡,还是震泽邑人合力拓宽了頔塘河。震泽古镇跟与其他江南水乡小镇委婉柔丽的小桥流水颇为不同,頔塘河穿镇而过,两岸白壁墨瓦、青石素砖,扑面而来的是简洁阔朗、大气素雅。若说跟姑苏水乡小镇一般无二处,是那烟雨氤氲中古镇皆无艳丽张致,暗雅飘渺犹如梦幻。頔塘河畔一塔一桥耀眼,塔桥同框是震泽古镇的象征。

塔桥共影
禹迹桥高大优美横跨頔塘河两岸,慈云塔亭亭玉立俯瞰众生。位于慈云寺内的慈云塔与师俭堂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三国金乌年间,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刘备夫人、孙权妹妹孙尚香回娘家探望母亲时,被吴帝强行扣留不得返回蜀国,孙尚香建塔望夫,后毁于兵燹。宋徽宗女儿慈云公主,南下避祸震泽,废墟中重修宝塔祈祷被金兵掳去的父亲平安南归重整河山。邑人淡化了宝塔悲情意味,取望夫、望父的谐音旺父、旺夫,赋予慈云塔祥瑞吉庆的光辉。

静静頔塘

水畔

洞天
震泽别称太湖,是江南古镇中唯一与太湖同名的古镇,有着两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宛若一颗璀璨明珠于苏嘉湖平原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