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襄阳


投稿时间:2018年04月23日 投稿人:钟文博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这是北宋大诗人苏轼对襄阳的赞誉。千载悠悠,只剩下灰砖述说着无尽的寂寞。

 

   想必许多人和我一样,初闻襄阳,还要感谢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雄豪侠,游剑江湖,为民族存亡奋不顾身,前赴后继。一个大侠,一位将军,一座城池,在大宋朝广袤的土地上谱写一曲风声鹤唳的慷慨悲歌。连年的浴血奋战,军民的同仇敌忾,襄阳已俨然成为大宋的精神高地,也铸就了它“铁打的襄阳”的美誉。

 

    汉江还是那条汉江,昔日的码头早已荒弃,荒弃成了文物;而江上的渔夫也已消失,消失在没有姓名的年代。 

 

   昭明台也称钟鼓楼,为襄阳标志性建筑。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根据历史记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 1990年在考证昭明台100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重建昭明台,现为襄阳市博物馆,且免费游玩。昭明太位于襄阳古城的中心位置,是护城河内制高点,为必游之处,南北是青石板街道,由几处牌坊相连,颇有古长安的味道。

 

   襄阳古城墙是襄阳古城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文物,也是人们心中那个“铁打的襄阳”仅剩的风姿。城墙宽5-10米不等,最宽处超过20米,宋朝的墙砖早已无迹可寻,现存的城墙是明清时期修补完善的,这在大肆人工造景的今天已是难能可贵。夫人城位于襄阳古城西北角,是为了纪念东晋韩夫人筑城抗敌之功,后人称此段城墙为夫人城。明初在此扩建长24.6米、宽23.4米的子城,后世多次维修,上勒石额“夫人城”,并立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碑。1982年,襄阳市人民政府修复城墙垛堞,建纪念亭于城上,内塑韩夫人石雕像,辟为旅游景。

 

   如果说襄阳古城代表的是动荡不安的宋,那么古隆中则是另一个群雄逐鹿的三国。它匿身于喧嚣浮华所不可至的山野,比邻湖北文理学院,公交512,543直达,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旅游景区。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1800年后的今天,三顾茅庐的足迹已盖上了厚厚的落叶,三分天下的绝唱已消散于长空。碧水青波倒映着古树游云,枝头花间嬉戏着飞鸟彩蝶,连路过的风也忘记了赶路,一切的一切还是那么淡泊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