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侨乡与藤萝雨树


投稿时间:2018年03月28日 投稿人:渝龙

    首次来到这里,你一定会惊愕,是否走错了地方,怎么与南洋小镇相似。这就是海南琼海市的中原镇,一个与无数海外游子息息相通的华侨之乡。华侨,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中最有开拓创新精神、最能吃苦耐劳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异国他乡吃苦耐劳,努力打拼,争得的血汗钱要带回故里,或赡养父老子女,或改善陋室家居。

 

   1-南洋风格的中原华侨民居      华侨家庭在改善陋室家居时,喜欢引进南洋建筑风格,以示华侨身份,或者展示自己所处国家、地区的民族风情。久而久之,侨乡民居建筑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元文化风格,为南国乡间增添了异样风采。

 

   2-办在中原的琼海华侨中学     如今的中原镇,东邻万泉河,西靠白石岭,距博鳌亚洲论坛会址10公里。境内有东环高铁车站、东线高速公路互通和博鳌机场,交通极为便利。中原现有人口约3万人,半数以上为农业人口,而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有6万多人 。

 

  3-中原老街华侨引种的雨树     海南称乡场为墟。中原墟老街新街南北长约三公里,修建了不少南洋风格的建筑。我慕名前往,去感受侨乡风情,欣赏绰约多姿的南洋建筑。下了公交车,中原墟人行道上两行高大的古树映入眼帘,漫步街头,仿佛置身东南亚热带雨林之中。

    4-雨树下的的侨乡早茶小摊     中原墟街头古树,枝繁叶茂,树杆长满藤萝。当地人称之为藤萝雨树,说是华侨从南洋引种进来的。藤萝与雨树分属不同的植物种类,藤萝寄生在雨树枝杆上,就习惯合称为藤萝雨树了。

 5-蓝天白云下的苍劲雨树    雨树,中文学名为雨豆树,别名依蓓树、雨树,原产于南美雨林,现在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为栽种。雨树,枝繁叶茂,树冠优美,适宜公园和庭院种植。新加坡还把它誉为“国树”。雨树材质好,色泽柔和,纹理清晰,不易变形,而且无特殊气味,适宜做家俱,商家称之为琥珀木或南美胡桃木。

    雨树叶片有一种奇异功能,下雨之前,对生小叶片会自动合拢。也许,雨树俗称,来源于此。即使没下雨,晚上,叶片也会合拢,垂落的树叶仿佛含情脉脉的少女。就此特性,在植物属科分类中,雨树被列入了含羞草科,雨树属。  

 

6-雨树杆上长满寄生植物    中原雨树枝杆上长满密密麻麻的寄生植物,仔细看来,这些寄生植物多为蕨草类、苔藓类,而非真正意义上藤萝。真正的藤萝,名叫紫藤萝,是缠绕攀附性很强的绿荫藤本植物。藤萝生长藤,开紫花,结豆荚,多用于门廊、山石、花架和透空长廊美化。暮春,紫藤吐艳,花穗在翡翠秀叶衬托下特有诗情画意,古往今来的画家都喜爱以紫藤作为花鸟画的衬景。尤以李白的诗句:“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更是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紫藤萝的风姿。

 

7-雨树前的华侨民居     也许是藤萝比蕨草比苔藓更有诗意,中原华侨中的文化人就把栽种在故里的雨树赋予了新名字,当地乡亲也习惯了藤萝雨树这样的称呼,并且一直沿用了下来。正因为侨乡有不少文化人,当地的村名也取得格外别致,如锦武、加昌、仙寨、仙村、逢来、黄思、书斋、乐群、星池、迈汤等等。

    在藤萝雨树遮蔽的老街漫步,街头巷尾飘逸着淡淡椰香,让人有一种椰林观景的感觉。街边南洋老屋有家卖槟榔的小店铺,桌上摆的是槟榔果,后面货架陈列的饮料多是海南椰奶,店门地面堆放着一大摞肥硕的椰子。椰堆旁有张小方桌,是方便顾客为饮食椰汁而设。砍开大椰子,伸进长吸管,津津有味地吮吸着鲜椰汁。随着滋滋地吮吸声,椰香也会在藤萝雨树下悄悄弥漫。  

 

8-椰林间的中原老南洋咖啡屋    沿着椰香大道前行,不远处有一片茂密椰林,一座钟楼耸立在椰林之间。老南洋咖啡屋就掩映在钟楼下的椰林中。我平时不常喝咖啡,但今天却要了一份,而且特意请服务员把咖啡放在了椰林下的小桌上。服务员告诉我,这咖啡名叫“歌碧欧”,是海南特产。歌碧欧?我问她,既然是海南特产,怎么取了个洋名。她赶紧解释,“歌碧欧”是海南话“黑咖啡”的谐音。   

    这里的环境太优美,太有南国风韵了。坐下来,慢慢品味香纯四溢的“歌碧欧”,椰林侨乡的清幽仿佛也浸进了“歌碧欧”。此时此刻,我也沉浸在了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