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小村里的流水席
投稿时间:2018年01月24日 投稿人:发现周原
在陕西省岐山县东北部的周原核心地带,小小的村落里,臊子面常常是招待客人最经典、最贵重的美食,自西周流传千年,被誉为“神来之食”,在《舌尖上的中国1》里就有详细讲述和记录。
臊子面汤就这样在岐山的村村落落翻滚着......
良辰吉日,小弟结婚,我爬上屋顶,在寒风中,用提前设计好的视角,记录下臊子面流水席的另一种景象。
院坝里,像诗一般的大圆桌、下酒菜、亲朋好友、父老乡亲,温馨又温暖。
这时,我突然想起诗经里描述的周原景象:粮食入仓了,隆冬来了,乡亲们卸下疲惫,觥筹交错、开怀宴饮......

这几个碟子里的美食,是岐山周原一带酒席的标配,简朴又营养,色香味俱全。

这是酒席上最经典的美食——肘花。它是将肉皮挂净大油,卷入由与五香粉、咸盐、大葱末等调料混匀的里脊肉条,再用粗布包卷成条状,麻绳捆扎入高汤慢火煮透,出锅后趁热压在石碾下,待凉透定型后解开取出,肉皮外涂红色食用颜料,切片后码放浇汁上席。这是席上最金贵、最漂亮、最富贵的美食。


臊子面汤由红萝卜、木耳、黄花、手工豆腐、青蒜苗等配料制作而成,其中之精华,莫过于岐山臊子肉和岐山香醋。那些农家自产的原料,让臊子面满是家的味道。



院坝里诗一般的酒席,暖暖的亲情和静静的诗意,让这里充满感动。

臊子面的汤,不是调和出来的,而是香醋入热油高温猛呛,再加臊子肉反复熬制,这是岐山臊子面制作工艺的核心密码。

白发苍苍的老者是总管,一般由乡贤或长辈担任,他是一次招待宴饮有序和成功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