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哥尼亚 山峰为什么这样尖?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11期 作者: 周游 

标签: 基础地理   地质地理   

说起雪山,人们想到的几乎都是金字塔形状的山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冈底斯山的冈仁波齐峰、阿尔卑斯山的马特洪峰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山峰都是这种形状,它们如一尊尊金字塔高耸山巅,接受世人的仰望。在遥远的南美大陆,有一群不同于人们常看到的金字塔形山峰,这便是位于巴塔哥尼亚山脉上的塔状尖峰,塔状尖峰是一种特殊造型的冰川角峰地貌,这里的山峰崖壁近乎垂直,峰顶如簇簇利剑直指苍穹,成为了一道独特的自然奇观。

人们对高峰的仰望从没有停止过。全球着名的山峰除了靠海拔高度让人们对其充满向往外,奇特的峰形也成为了它们在群峰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地球上就有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域——巴塔哥尼亚山脉,强烈的冰川运动和风力等外界营力常年雕蚀着这里的山体,将其打磨成了一座座塔状尖峰,吸引着无数的探险家到这里领略它的魅力。

南美大陆南端的巴塔哥尼亚山脉上塔峰林立,群峰间白雪皑皑,一大一小两个湛蓝色的冰斗湖镶嵌在山间,群峰左侧,冰川前端的冰舌向前探出。视觉上,以菲茨罗伊峰为中心的众峰以近乎垂直的崖壁拔地而起,峰顶如长矛利剑刺向苍穹。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了美洲大陆上这片奇丽的塔状尖峰地带。

巴塔哥尼亚山脉位于南美大陆的南端,因为地理位置封闭,又是通往南极大陆的重要前站,因此巴塔哥尼亚地区被称为世界的尽头。穿越地心的地球直径相对的两个点被称为对跖点,有趣的是,巴塔哥尼亚山脉的很多对跖区域恰巧就在我国境内,也就是说巴塔哥尼亚就在我们“脚下”。巴塔哥尼亚山脉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小部分位于智利,属于横亘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的南端山脉,东部是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北临科罗拉多河,西面太平洋,南濒麦哲伦海峡,犹如南美洲甩入大西洋中的那根“尾巴”上的脊骨,在狭长的山脉中,众多塔状尖峰和冰川交错分布,成为全球研究冰川地貌的重要地区。

大约2亿年前,纳斯卡板块向东俯冲南美洲板块,使得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隆起,形成了南半球最雄伟的安第斯山脉,巴塔哥尼亚高原也随之隆升,安第斯山脉南段又被称为巴塔哥尼亚山脉,由于处于板块的消亡地带,所以安第斯山脉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仍然处在持续的隆升状态中。并且在巴塔哥尼亚分布着众多持续喷发的火山,频繁多样的地质活动为巴塔哥尼亚出现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创造了条件,众多的国家公园散落其中,各种自然奇观交织分布,塔状尖峰就是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图为海拔2685米的托雷峰。
巴塔哥尼亚地形图

初识巴塔哥尼亚,塔状尖峰带给我的是从未见过的视觉感受

作为一名“雪山控”,我曾经见过众多山峰,这些山峰多是金字塔形,在地貌上,金字塔形的山峰也被称为角峰。角峰是受冰川侵蚀形成的,多分布于有冰川存在的高原地带,它们的金字塔造型已经成为了人们常见的山峰形态。欣赏雪山不单要看它是否拥有傲视群山的海拔,一座山之所以被顶礼膜拜,其让人过目难忘的形状也是重要原因,比如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都不是8000米级的雪山,却能尊享“神山”之名,除了有复杂的宗教和历史原因外,独特的形状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巴塔哥尼亚的雪山大都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仿佛角峰被削掉了左右两条边,熟悉青藏高原地区雪山的人都会被南迦巴瓦峰那种尖峭的峰形所吸引,将其视为最优美的造型,但在巴塔哥尼亚山脉中,众多的山峰形状都要比尖峭的南迦巴瓦峰还要夸张,并且在这片区域内,这种山峰分布极多,比比皆是,让人叹为观止。后来我还专门请教过搞地质研究的四川省地矿局的高级工程师范晓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侯贵廷教授,他们都以特殊造型的冰川角峰地貌——塔状尖峰来命名这种峰形,塔状尖峰无疑成为了巴塔哥尼亚山脉中的典型标志。

责任编辑 / 线朝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