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还有哪些鱼?
精彩残存于支流

水下近距离拍摄鱼群,在长江流域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青海年保玉则神山脚下的高原湖泊鄂木错附近,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吴立新拍到了成群的裸腹叶须鱼,它们的体长大多在30至50厘米之间。这里海拔4060米,是大渡河正源——玛可河的上游区域,而大渡河则属于长江水系的岷江上游。裸腹叶须鱼是典型的青藏高原鱼类,其模式产地在金沙江。和裸腹叶须鱼亲缘关系较近的叶须鱼属的亲缘种类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以及滇西北等地。这些江河中不同种类的叶须鱼本拥有共同的祖先,随青藏高原隆升导致的水系变迁,促使它们演化成不同的物种。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吴立新
裸腹叶须鱼
Ptychobarbus kaznakovi
裸腹叶须鱼
Ptychobarbus kaznakovi
葛洲坝斩断了中华鲟的生命线
“千斤腊子万斤象”,在位于重庆北碚区的自然博物馆,我理解了这句渔谚的真正含义。
“腊子”,指的不是大群的黄腊丁鱼,而是大名鼎鼎的中华鲟;“象”指的不是亚洲象,而是有着象鼻状长吻的白鲟。
博物馆中,中华鲟与其他鱼类的标本一起被悬挂在展柜之中,展柜前观者寥寥无几。讲解员说:中华鲟在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早期就已经出现,是地球上古老的脊椎动物类群。因为现存种的形态特征与最早的化石记录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种大鱼一度有着“活化石”之称,不过“活化石”中的“活”字,现在已难说出口——如今,中华鲟的野生种群业已濒临灭绝。

在地球上生活上亿年的中华鲟,如今已经难见踪影。中华鲟堪称长江中最负盛名的标志性鱼类,人工繁殖与放流,不知能否挽救其种群的延续。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帆
中华鲟的一生如候鸟般奔波。它们是海河洄游性鱼类,幼鱼沿长江来到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的浅海区域生活,在海中以鱼、虾及各种软体动物为食。雄鱼最早8岁、雌鱼最早14岁达到性成熟,成熟个体沿长江溯河洄游超过3000公里,在四川省的宜宾市至屏山县一带产卵繁殖。这段水道水流湍急,江底为砾石,中华鲟的受精卵粘附于江底的砾石表面,进而完成孵化。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