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 来自历史的河流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10期 作者: 薛冰 

标签: 基础地理   水文地理   

在长江众多支流中,秦淮河虽然流域面积不大,名气却不小。这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河流,它孕育了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被南京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如今“十里秦淮”成为每个来到南京的旅人的打卡地,人们在灯月交辉、笙歌彻夜中体会古都的荣华。这条六朝金粉所凝的河流,究竟有多少动人的故事?

在长江的数百条支流中,秦淮河小到排不上号,它的长度只有110公里,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然而,在长江文明的浪潮中,秦淮河却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孕育了江南古都南京,被南京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甚至被誉为“中华第一历史文化名河”。2015年,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两国联合发行一组两枚邮票,由法国着名邮票设计师创作,画面表现的就是巴黎塞纳河和南京秦淮河。

桃渡临流是十里秦淮的一个古渡口,位于夫子庙利涉桥畔秦淮河与古青溪河的合流处。这里曾是六朝古都金陵一处着名的送别点。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常在此迎送他的爱妾桃叶,古渡口因此而得名。桃叶渡曾是一派繁华景象,河舫竞立,灯船箫鼓,多少浪漫的故事曾在这里上演。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孙重林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浦”是吴地人对河的称谓,汉代称淮水、小江,唐代始得名秦淮。它有两个源头,东源句容河,来自镇江句容市的宝华山;南源溧水河,来自南京市溧水区的东庐山。句容河和溧水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汇合后成为秦淮河的主干道,经方山西侧北行,在七桥瓮附近西折,进入南京城区。

进入城区的秦淮河在通济门附近分为两支,一支从东水关向西至淮清桥,经过夫子庙、中华门内、上下浮桥等地后,从西水关出城,这一段就是大名鼎鼎的“十里秦淮”,也称内秦淮河,现在是着名的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另一支由通济门过九龙桥,沿着城墙外流过中华门,顺着明城墙西南角拐向北,为明朝护城河,这一段被称为外秦淮河。内秦淮河和外秦淮河在西水关外合流,一路向北从三汊河河口汇入长江。

“大江东去”,万里长江自西向东是大趋势。但是在苏、皖交界一带,江流被山势阻遏,由西南折向东北,直到南京城北下关附近,才转折再向东行,形成了一个“厂”字形的大曲折。诞生于秦淮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古都南京,恰好被环抱在这个曲折之中。

责任编辑 / 康静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