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三大湾区“接班人”? 成渝城市群 欲脱颖而出

“长江防线”:中国城市发展也有一条“胡焕庸线”
我认识一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他是公认的研究中国城市的权威专家,其团队已发布过十多次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年度报告)以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通过对2017—2018年全国城市的竞争力比较,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纬31°以北的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在下降,平均下降6.5位;而北纬31°以南的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在上升,平均上升5.2位。
如果审视中国地图,你会发现,北纬31°正好穿过长江流域。在倪鹏飞看来,北纬31°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济分界线,这是一条中国城市发展的“长江防线”。对于“长江防线”,过去人们一般只知道它是一道历史上的军事防线,没人从城市经济的角度去认识它。现在,这个词被学者借用,是就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打的一个比喻。
我认为,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倪鹏飞发现的这条“长江防线”,其实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这条线的南边,城市以及城市群蓬勃发展,竞争力提升速度普遍超过了北边的城市。正如倪鹏飞所说,如果不能守住长江流域这条“经济防线”,使北方城市放缓的趋势继续向南方蔓延,将会对中国经济非常不利。
由“长江防线”,我想到了一条地理学上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着名分界线——“胡焕庸线”,这条线是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在线的东南方36%的国土上,居住着96%的人口。倪鹏飞所说的北纬31°“长江防线”,是不是可以视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胡焕庸线”?
责任编辑 / 黄祖伟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