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头 这里的草地一片金黄

过去人们总把姜古迪如冰川当作是长江源头,随着测绘、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河流认识的深入,有人开始意识到对长江源头的认识也得刷新——长江当曲源出现到我们面前。利用遥感技术,我们找到了当曲源的位置,利用无人机,我们得以窥见当曲源的全貌:星罗棋布的水泊之间,无数条溪流穿过,从最高的那处泉眼开始孕育出了长江的雏形,它将串联起这片“星宿海”,塑造出长江源头。
李志良——最早认定当曲是长江源的人
我们决定去长江源。
我们曾在2005年组织了一个考察队去过当时的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这个源头是我国管理长江事务的行政部门——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委会)公布的长江正源。但是这些年来,关于长江源头的考察越来越多,而考察结果却一致指向了一个新源头——当曲。因为当曲与其他源头比起来更长,水量更大,流域更广。因此我们决定去看看这个新源头。
我联系了刘少创、杨勇两人,希望他们和我们一起去。为什么希望这两个人去呢?因为刘少创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研究员,这些年来他致力于重新梳理世界大河的数据,通过遥感卫星地图和实地考察等手段确定大河源头并重新量算大河的长度。刘少创测量出当曲比原来的长江正源沱沱河长16.6公里(从当曲与沱沱河相汇处算起,当曲长360.3公里,沱沱河长343.7公里)。当然当曲比沱沱河长不是刘少创最先发现的,而是他的重新测量证实了这件事。杨勇是一位探险家、水资源专家,这些年他走遍了中国西部地区调查水资源,还数次考察长江的源头,争议中的每一个源头他都考察过。
我在筹划这次考察时,还准备邀请曾经在长江源区做过几年测绘工作的测绘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测绘大队副大队长兼总工程师——李志良先生参加。这些年,李志良一直在为“长江源头是当曲”这件事工作。他们从1969年开始就在金沙江四川德格以上的江段做测绘工作,整整5年时间他们绘出了392幅1∶10万的长江源头地区地形图,涉及的区域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这些地图一出来,长江源区的河流水系情况就一清二楚了……他把这些情况介绍给了长江规划办1976年去长江源头考察的人,并派出了测绘参谋带领考察队前往源头。但是后来公布的长江源头的发现和长江长度的测量等重大事件中,他们只是被描述成一些后勤人员,而且长江源头也不是李志良先生当年建议的当曲。
责任编辑 / 祁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