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河现象
标签:
神奇的“双河现象”:长江、黄河定中国
当我站在长江的源头——且曲的时候,我有些惊讶,这里的情景超出我的想象,而且过去我也未曾听人描述过。我看见长江的源头是在一片小湖泊组成的沼泽中,说是沼泽不妥,因为这里既不泥泞,也不陷人。应该说,是一片镶嵌了无数小湖的草地。这让我想起中学课本描述的黄河源头,有一片“星宿海”,但现在我站在长江源头。
当我与向导聊起长江的源头很像黄河的源头时,向导说,它们很像,因为它们相距并不远。他说,去黄河的源头很容易,从这儿去当天可以往返。
后来我们真的到了黄河的源头——那扎陇查河。这里果然又是一片小湖镶嵌其中的草地。

180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长江,和75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黄河,它们基本囊括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双河携手从中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走来,然后分头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蜿蜒流经高原、峡谷、盆地、平原,最后一起从大陆东侧汇入海洋。双河流经了众多省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中华民族要保持统一,也是因为我们的核心以及生态基础本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我们的车停在一道浑圆的山脊上,这山既不险峻,也不高大,而是一道起伏平缓向远方延伸的山岭,但这是着名的巴颜喀拉山,它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之一。在山坡北面,一道泉水汩汩流淌而出,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这是黄河的源头,从这里流出的这条河名叫那扎陇查河;在山的南坡,已是长江流域……其实沿着山脊应该有一条线,这道线就是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分水线,当然这是地理学家在地图上画出来的,实际上你看不到这条线。我站在这里,可以说是一脚站在黄河那边,一脚站在长江这边。其实是分不清的,因为这上面很平缓,让我想起有地理学家说分水岭是无侵蚀地带,在这里确实有这种感觉,如果一滴水落下来,它也许会犹豫不决,到底向哪边流?流向长江?流向黄河?这对于一滴水来说,可是“水生”的大事,因为水滴作出选择后,往后的命运差异太大了……
责任编辑 / 祁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