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石梯田”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9期 作者: 朱千华 

标签: 地质地理   土壤地理   

说起梯田,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水汽盈盈的云南哈尼梯田、广西龙脊梯田,却很少有人知道,巍巍太行深处隐藏着规模宏大、直达山巅的“石梯田”。这里缺土少水,自然条件艰苦,而人和梯田之间却形成了奇妙的相互依存关系。
王金庄村位于河北邯郸涉县,这里的石堰梯田由一块块山石修葺而成,规模宏大,层层叠叠直上山巅。所谓石堰,就是石头垒起的梯田田埂。石堰的平均厚度约为0.7米,每立方米石堰大约由400块大小不一的山石堆叠而成,在它们的拱卫下,梯田对山坡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有的坡面利用率高达90%,面积最小的梯田甚至不足1平方米。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魏贺荣

这些年旅居岭南,我一直在探寻南方水作梯田系统的秘密。水作梯田亦称稻作梯田,以云南哈尼梯田与广西龙脊梯田最为着名,其完美的灌溉体系可谓巧夺天工。后来,我意外看到一些十分壮观的太行山旱作梯田图片,好奇心一下子被触动,因为这是与南方水作梯田系统完全不同的梯田形式,或者说,这是中国梯田文化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我一刻也不想耽搁,迅速前往太行山深处一个叫王金庄的山村一探究竟。

王金庄是河北邯郸涉县井店镇所辖的一个山村,我到达那里时已是午后。和南方妩媚的青山绿水不一样,出现在我眼前的是莽莽群山和无处不在又无比坚硬的石头,图片上那些层层叠叠的旱作梯田现已触手可及。

王金庄梯田位于太行山的层峦叠嶂中(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崔永斌)。当地人在数百年间,创造出了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和石堰梯田形式。这里沟岭交错,群峰耸峙,石堰梯田随山势绵延,一望无际,与石山相呼应,构成了规模宏大又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山脚下的村落内部则俨然是一座生动的石头博物馆,世居于此的村民巧妙利用石头资源,创造了一个“石头村”,村中石屋遍布,很多生活器具也由石头制成。
图为村民正在通过村头的石桥,向梯田走去。

村里的石房鳞次栉比。目前存石房600多间,随便走进哪家都可以看到石门、石拱、石槛、石墩,院内有石窗、石桌、石凳,锅台、水窖、菜窖也是石头砌成,每个石房人家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石器博物馆。

我请来的向导李彦国是当地中学教师,也是地方文史掌故专家,对王金庄风土可谓了如指掌。李老师说,王金庄在元代时已是小有规模的村庄。因这里交通闭塞,外地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迁移来此,人口也逐年增多起来。

责任编辑 / 付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