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机场 大兴仅仅是开始
6月的一个清晨,早上5点多我就开车出门,从位于北京东六环的家中出发,去往南六环之南的大兴机场进行采访。单程就达100公里的路途无疑会令人感到烦闷,我一边开车一边默默地想:以后说什么也不会去大兴机场坐飞机的,从家驱车前往大兴机场所花的时间,如果从首都机场出发,都够在上海降落了。

2014年12月26日,位于天安门以南40多公里处的北京新机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9月14日,新机场正式定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19年6月30日,新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9月中下旬,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正式投入运营。
因为工作关系,在随后几个月中,我又多次探访了建设中的大兴机场,对它的印象也渐渐发生了改观。不仅是因为这座新机场规模之大、设施之先进刷新了我国机场建设的纪录,也因为它的投入使用将标志着北京由此步入真正的“双机场城市”序列。
“双机场”乃至多机场,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配”
所谓“双机场城市”,是指一座城市拥有两座4E或者4F级别的机场(4F是机场飞行区等级中的最高级,该级别机场可以起降空客A380等超大型客机,4E次之),两座机场有效互补,共同服务同一座城市或同一个地区的民用运输,且两座机场在客运量等指标上相差不应过于悬殊。
因为一个区域内机场的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双机场乃至多机场几乎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配”。比如东京、首尔、曼谷、柏林……都是双机场运营,巴黎、洛杉矶等分别有3个机场,纽约、伦敦更拥有多座机场。但在我国,此前的双机场城市仅有上海。
责任编辑 / 张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