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宠得祸 神秘的中国睑虎 悄然走向濒危
标签: 生物地理
虽然隔着有五六米远,但是我依然能够看清楚它的样子。趴在面前石灰岩壁上的是一只睑虎,大概有十多厘米长。但是它身上的斑纹与我此前见到的所有睑虎都不同,粉白的身体和粗壮的尾巴都布满了黑白相间的斑纹。咦?不对,它的眼睛的颜色似乎有些特别?

被强光手电一直照着,它似乎有些警觉,头昂着,身体一动不动,眼睛似乎透出些许绿色来。我赶紧把手电的光线调暗,等它放松警惕后,换了一只长焦镜头远远地拍了几张照片。通过相机回放照片,是的,它瞳孔的颜色是淡橄榄绿色,这应该又是一个新种。我内心里不禁慨叹道:广西的这片石灰岩森林真是个好地方啊,居然又发现一个新种睑虎。
拒绝成为死亡笔记,隐匿新种睑虎模式标本产地信息
2015年6月下旬,我撰写了一篇关于广西石灰岩森林里新发现的两种睑虎的文章,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期刊《动物分类学》杂志上。广西睑虎、嘉道理睑虎成为它们的名字,前者由于和已发现的荔波睑虎有些类似,为了更好区分,所以用其产地命名为广西睑虎。而那个绿眼睛的小家伙是如此特别,与其他所有已知的睑虎属物种完全不同,所以我给它起名为“嘉道理睑虎”。因为我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员工,之所以能够发现它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层意义,纪念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创办人贺理士爵士及罗兰士勋爵,弘扬他们终身支持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育工作的善行。



这两个新种睑虎在《动物分类学》杂志上发表后,让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却因此而陷入了舆论争议的漩涡。舆论争议的焦点,就是我在发布这两个新种时,一反常规,没有公布模式标本的采集地点。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